-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22日通报,自2022年7月15日开行以来,总额逾10亿元(人民币,下同)货物搭乘中欧班列(福州)出口。 当天,一列满载45个集装箱、货值近2000万元的列车从福州江阴港站发车,将经由满洲里前往东欧。 据福州海关所属榕城海关介绍,自开行以来,中欧班列(福州)每月开行1至2趟次,均实现满载运营,进一步打通了福州港连接欧亚的陆上跨境运输通道。 福州国际班列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扬明介绍,以前东南亚货物到欧洲,要经历海运、转运、铁路三次报关,耗时45天。如今,凭借多式联运电子提单可在福州完成海运、铁路、公路全程运输申报,时间压缩至20天,成本降低60%。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州铁路物流中心莆田营业部经理余磊指出,与传统海运方式相比,中欧班列多式联运发展新模式具有性价比高、运输量大、安全性强的特点,让更多中国企业能够将“中国制造”安全便捷地送出国门。三年来,中欧班列的货物品类不断丰富,从最初的电子产品、服装鞋帽等传统商品,逐渐拓展到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等高端制造业产品,出口货物总价值累计...
-
记者21日从青海省2025年上半年外贸发展成就与服务举措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该省开行国际货运班列110列,同比增长129%,创同期新高。 青海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通道和枢纽,是中国向西向南开放的重要基地。 据统计,2016年开通首趟中欧班列至2024年底,青海已累计开行国际货运班列429列,通达比利时、俄罗斯、印度、泰国、哈萨克斯坦、尼泊尔、越南、马来西亚、斯里兰卡、乌兹别克斯坦10个国家的16个城市。 青海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处副处长马彩霞介绍,为保障物流畅通,青海省与重庆市签订深化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合作框架协议,推动政策协同、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实现通道、物流、经贸、产业的循环带动发展。 结合青海产业和产品特色,青海省商务厅与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建立外贸企业月度国际货运班列开行计划协商机制,根据外贸企业开行需求协调车皮运输计划,积极引导外贸企业通过铁海联运、公铁联运等多式联运方式面向欧洲、中亚、东南亚、南亚开展进出口业务,逐步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出口优势,目前,青海已形成稳定的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营机制。 &...
-
记者20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上半年,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19.8亿吨,日均装车18.24万车,同比分别增长3.0%、4.0%。 国铁集团货运部负责人介绍,国铁集团充分发挥全国铁路一张网和调度集中统一指挥的优势,持续深化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不断提升铁路物流能力效率和服务品质。 在重点物资运输保障方面,1至6月,国家铁路发送煤炭10.2亿吨,其中电煤6.95亿吨,铁路直供电厂存煤保持较高水平。矿建材料、冶炼物资、粮食运量同比分别增长19.7%、8.6%、9.8%。 在跨境货物运输方面,上半年,中欧班列保持稳定开行,中亚班列开行7349列,同比增长25%,中老铁路发送跨境货物302.9万吨,同比增长9%,有力促进了国际经贸往来。 来源:新华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7月18日上午,满载55个集装箱的X8003次班列从国铁集团郑州局圃田车站驶出,标志着12年来,由郑州圃田车站开行的中欧班列(郑州)已累计达9953列。 “高质量开好中欧班列,必须持续优化提升运输服务品质。为满足班列跨境运输旺盛需求,我们持续提升运输服务品质,通过优化调车作业流程,加强与集装箱公司、海关等部门对接,压缩作业时长、提高运输效率。”国铁集团郑州局圃田车站站长郜飞说。 近年来,中欧班列(郑州)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从“点对点”运输发展到集结中心“枢纽对枢纽”运输,打造“一单制、一箱到底”的联运体系,由时速80公里到120公里,集货范围从500公里扩展到1500公里集货区域,极大节省了企业的运输时间和物流成本,将郑州的枢纽优势有效转化为服务“双循环”发展格局的生动实践。 依托中欧班列(郑州)高品质运营,郑州圃田车站常态化运行郑州始发终到的线路有11条,境外货物集疏网络辐射30多个国家、130多个城市,境内外合作伙伴超6000家,承运进出口货物品类超千种。 中欧班列(郑州)的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