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两列由山东高速集团统筹运营的山东中欧班列在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上演了一场跨越山河的“双向奔赴”。一列满载洗衣机、电冰箱等“山东好品”的出口家电专列在此缓缓启程,预计18天后抵达俄罗斯。十几分钟后,一列由“中亚粮仓”哈萨克斯坦驶来、运载了1600余吨优质饲用小麦粉的进口粮食专列顺利抵达。 据介绍,自2018年10月统筹运营山东中欧班列以来,山东高速集团已累计在上合示范区开行中欧班列超4600列,约占全省开行量的1/3;其中,2024年开行1017列、同比增长17.8%,连续6年创历史新高,助力青岛成为全国东部沿海首个中欧班列开行量突破千列的枢纽城市。 山东中欧班列深度融入上合示范区发展,积极参与上合示范区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目前,图定班列线路达13条,常态化开行22条国际班列线路,通达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23个国家、54个城市。重点打造的“上合快线”“日韩陆海快线”线路产品,助力青岛成为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地区的“出海口”。截至今年7月,上合快线、日韩...
-
又爆单了!石家庄国际陆港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今年前7个月共开行中欧班列629列,与去年同期相比暴涨150%,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石家庄国际陆港累计发运标箱63744个,货重77.8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7%、207%。不只数字好看,重点还在后面:629列班列中去程242列、回程387列,去回程比为1:1.6。这说明,中欧班列来去都带货,保持了“重车去、重车回”的良性循环。 石家庄国际陆港副总经理任永昌说:“我们在京津冀首创了中欧班列多品名集拼业务,开通‘黄骅港—石家庄—莫斯科’海铁联运线路,还把中亚饲用小麦粉等商品运回国内,真正让中国制造走出去,丝路洋货进家门。” 为了帮出口企业降本增效,石家庄海关推出了“铁路快通+直装直提+提前申报”组合拳,最多能省4天时间,每列班列节省成本2万多元。铁路部门也没闲着,预配空车提前到位,海关查验与装车同步进行,把重箱上站到发运全程,压缩到了4小时以内。 班列跑得稳,百姓得实惠。现在咱们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来自俄罗斯、中亚的面粉、食用油,...
-
夏末秋初,石家庄国际陆港内,龙门吊长臂挥舞,集装箱流转不息。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新一列中欧班列缓缓驶出场站,奔向欧洲。 繁忙景象背后,是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今年1月—7月,石家庄国际陆港累计开行中欧班列629列,发运标箱63744个,货重77.8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50%、127%、207%,核心指标持续领跑京津冀同类陆港,“超级带货王”实至名归。 这一组组富有张力的数据,传递出哪些信息?其中又展现出了哪些可喜的变化?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高邑县的石家庄国际陆港进行了详细了解。 每天开行中欧班列3至4列 8月26日上午,在阵阵汽笛轰鸣中,一列满载机械设备、汽车零配件、服装、体育用品等“河北制造”的中欧班列,缓缓驶离石家庄国际陆港,一路驰骋,跨越亚欧,驶向万里之外的俄罗斯莫斯科。 “现在每天都要开行3至4列。”石家庄国际陆港总经理刘金朋介绍,今年前7个月,石家庄国际陆港中欧班列开行629列,内陆开放通道的强劲活力,正源源不断地为河北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坚实动能。 成绩亮眼,取得却并非易事,“新”...
-
从四川成都始发的中欧班列27日抵达比利时安特卫普,标志着四川成都直达比利时安特卫普中欧班列正式开通。 当地时间27日下午,班列缓缓驶入安特卫普港区。8月7日,这趟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启程,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和德国,最终抵达安特卫普。 据班列运营方四川丝路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代表介绍,这趟班列亦是法国邮政旗下物流公司DPD(Dynamic Parcel Distribution)“定制班列”,共搭载55柜货物,总值达3500万元人民币,包括跨境电商商品、冷链食品等高附加值品类。 四川丝路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代表表示,27日抵达安特卫普后,班列货物将通过欧洲铁路网分拨,发往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等西欧和南欧国家。未来希望通过安特卫普港实现“铁海联运”,将班列货物经海运发往非洲。 中欧班列自2011年3月开始运行,目前服务范围基本覆盖亚欧全境。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中国境内开通城市128个,联通欧洲26个国家229个城市及亚洲11个国家100余个城市。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