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9月当月,中欧班列(沈阳)共开行154自然列(折算列202列),同比增长77%,创开行八年以来单月数量新高。1-9月,班列累计到发集装箱量约5.28万标准箱,位居全国前列。 记者了解到,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拥有2束4线铁路装卸线,配备2650个40尺集装箱位,满足每年服务1000列以上中欧班列作业需求。截至目前,已成功开通至满洲里、同江北、绥芬河、二连浩特、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通道,实现“三通道六口岸”全覆盖,班列开行数量稳居东北第一。这一亮眼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欧班列(沈阳)在通道网络拓展与运输组织创新上的持续发力。 国内方面,新开通了沈阳至广州、成都的城际货运班列,提升枢纽辐射能力。加强与大连港、营口港等港口海铁联运合作,通过建设数字化物流平台,提升公铁海多式联运效率30%以上,实现“陆海智联、一箱到底”。国际方面,开通“沈阳-满洲里-别雷拉斯特”精品班列,实现境内外“枢纽对枢纽”高效直达。开通全国首列经...
-
10月28日,一列满载货物的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从云南昆明集装箱中心站缓缓驶出,向着老挝万象驶去,26个小时后,它将跨越山川河流,抵达目的地。 在这条黄金线路上,老挝、泰国的天然橡胶、热带水果,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机电产品等,每天都在上演“双向奔赴”的繁忙图景。中老铁路开通运营近4年来,形成“中国制造南下、东南亚特产北上”的双向高效流通格局,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截至10月28日,全线累计开行货物列车6.3万列,运输货物突破700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运输1600万吨,辐射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今年以来,中老铁路累计运输货物量达1988万吨,同比增长25%,其中跨境货物447万吨,同比增长12.7%,成为一条联通内外、辐射周边、双向互济的黄金线路,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产品日益丰富,拓展物流版图。2022年初,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瞄准市场需求,开行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创新推出“澜湄快线+中欧班列”“沪...
-
京津冀首趟至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铁海铁”多式联运班列,28日从石家庄国际陆港启程。 该班列线路由河北陆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河北陆港集团”)协同河北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和天津港集团组织运营,本趟共搭载45个集装箱的光伏组件、橡胶制品等“河北制造”,由石家庄国际陆港出发,通过铁路运抵天津港,搭乘远洋货轮前往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再经中欧陆海快线铁路分拨至塞尔维亚、匈牙利等国家。 河北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会彬表示,相比绕行直布罗陀海峡再到欧洲腹地的传统运输路径,此线路能缩短运输周期至少7天,不仅拓宽面向欧洲的进出口通道,也有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 河北陆港集团执行总裁郭全福表示,这条新海铁联运线路的开通,进一步丰富了石家庄国际陆港以中欧班列和多式联运为支撑的国际物流网络,提高了境外通道辐射和抗风险能力。 来源:中国水运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
-
宁波舟山港是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中国重要的集装箱远洋干线港。拥有稀缺的深水航道,可停靠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和散货船。连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是国际海运网络的核心枢纽,背靠长三角这一中国制造业核心区,货源充足。 中欧班列往返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运输时间约为海运的1/3(海运约40-50天,班列约15-20天)。受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小,时效稳定性高于海运。运费高于海运,约为空运的1/5。主要有西、中、东三条通道,其中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新疆)出境的线路最为繁忙。 宁波舟山港与中欧班列的核心关系在于 “海铁联运” 。这种模式将两者的优势完美结合:货物从全球各地(如日、韩、东南亚)通过海运抵达宁波舟山港 → 在港区内的铁路场站直接换装至火车 → 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欧洲各地。 传统上,宁波舟山港主要服务于长三角及长江流域。通过中欧班列,其腹地向内陆乃至中亚、欧洲延伸。它不再是海运的终点,而是变成了一个连接东西方的国际中转枢纽。对于日本、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