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6日上午10时许,北京今年首趟开行的中欧班列从房山出发,满载价值490多万元的家电、轮胎、防水卷材等出口商品,一路向西驶向莫斯科,运输时间预计16天左右。上午9时许,北京房山区北京铁路物流中心琉璃河营业网点专用线上,伴随着阵阵轰隆声,橙色的和谐型HXN3B内燃机车向后倒车,与45组集装箱专用平车、90个标箱连挂在一起。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做着列车开行前的最后检查工作,确保车辆、设备完好。 “昨晚,我们已经将集装箱装载完毕,并完成测重、测偏等工作,这批货物来自京津冀等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据北京铁路物流中心物流调度部经理刘守志介绍,本次班列将从满洲里口岸出境,货物重450多吨,沿途会分拨至新西伯利亚、乌里扬诺夫斯克等地,全程约9000公里。 刘守志介绍,为确保本次班列运输安全高效,中国铁路北京局提前掌握企业发货意向,安排专业团队在货物包装检查、运输计划申报等关键环节给予支持帮助,保障班列运输安全稳定。中国铁路北京局还对本次班列实行优先计划、优先配空、优先装车、优先挂运、优先放行的“五优先&rdquo...
-
成都国际铁路港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在当今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下砥砺前行。据成都海关消息:今年一季度,成都国际班列开行1380列,进出境货运量41.7万吨,同比增长11.4%;中老班列开行量实现同比增长40%,实现首季“开门红”。 四路并进 成都国际班列跑出开放加速度 在成都国际铁路港展示中心,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国际班列运行轨迹。 今年以来,成都国际班列持续拓展网络通达能力。中老方向,结合东盟贸易实际需求,加密“澜湄蓉”开行频率,推动去程家电、机器、运输设备等,回程铁矿石、钾肥、农产品等双向互通。 “通过搭乘‘澜湄蓉欧快线’,我们的商品从成都出发,3天便可抵达老挝万象;从泰国经成都至欧洲全程运输时间约15天,较传统海运平均节约15天。”四川新邦德成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杜沛玲表示,“中老班列的稳定性和时效性为我们拓展东南亚市场提供了关键支持,仅2025年一季度,我们便发运1388箱,同比增长80%。” 同时,成都国际班列在中欧、中亚以及东向上也“多方用力&...
-
4月15日,30余位网红大V广西行来到南宁国际铁路港参访。在这里,工作人员介绍,广西始发中越班列逐年增长,今年一季度累计发送货物9376标箱,同比增长488.2%。 南宁国际铁路港是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核心项目,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也是国铁集团规划建设的一级铁路物流基地,港区规划用地8140亩。目前开行的特色班列有:中越班列、中欧(亚)班列、“两港”班列、城际快捷货运班列。 南宁国际铁路港集装箱吊装作业。澎湃新闻记者 谭君 图 广西始发中越班列于2017年11月28日首次开行。2023年6月起,中越班列每周二、四、六常态化开行,2024年7月至今基本实现“天天班”。 2023年6月底起,中越班列采取“铁路快速通关”模式,即跨境运输货物在南宁国际铁路港进行快速通关申报之后,在中越边境线上不需要再次办理服务手续,可以实现直接出境。目前南宁—越南安全全程运输时效压缩至最快14小时,可实现货物当日发车、当日抵达、当日清关。 2024年全年,中越班列累计发送货物1.97万标箱,同比增长近12倍。今年一季度,广...
-
4月11日上午,长三角地区首趟整列铁公多式联运班列“义乌-喀什-塔什干”从义乌铁路西站鸣笛启程。该班列满载100标箱的包覆纱、涤纶加弹丝、遮阳网等商品,将采用“铁路+公路”铁公多式联运新模式,经新疆喀什北站换装公路运输后从新疆伊尔克什坦口岸出境,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铁公多式联运新模式不仅可以简化通关流程,还能充分发挥铁路运输距离长、运量大和公路运输灵活性强的优势,实现货物的快速转运和不同物流模式的无缝衔接,减少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停留时间和装卸次数,有利于企业灵活调整运输方式。以“义乌-喀什-塔什干”线路为例,在新模式下,全程预计仅需10-12天,比全程普通铁路运输节约时间15%,同时兼具公路运价低的优势,为外贸物流降本增效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该趟班列的开行为长三角地区货物进出口中亚地区开辟了一条高效稳定的物流通道。作为中欧班列中亚线路的重要补充,该线路通过铁路与公路的无缝衔接,形成“站到站”高效联运体系,为未来中吉乌铁路建成通车提前培育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