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17
    张岩
    作为一个在内陆城市长大、从未踏足边境也暂未出过国的人,对“口岸”的想象,大抵是资料里的“咽喉要道”,或是影视剧中驼铃叮当、商队云集的古老驿站。当然,在时代背景下,我深知这里必然是一座现代化城市。直到随“沿着班列看上合”报道组飞抵伊宁,再驱车深入这座名为“霍尔果斯”的边境之城,那些模糊的轮廓才被真实的色彩填满。 这里,民族风情的建筑元素与现代楼宇和谐共生。随意步入街边小店,菜单上的各色美食与满室浓郁的民族风情,都在无声地诉说:这里是新疆。新疆朋友的热情,不仅暖了胃,更铺平了采访的路。免签政策下的夜市,俨然一个微缩的“国际社区”,各国面孔流连于美食与货摊之间。我们渴望了解他们的故事,却迎面撞上了语言的壁垒。正一筹莫展之际,幸遇哈萨克族姑娘叶丽娜。她不仅欣然分享自己的见闻,更主动请缨充当翻译。在她的热心“搭桥”下,那些异国游客的鲜活感受,才得以汇入我们当晚的报道。一次采访受阻,竟意外收获了更接地气的民间视角和跨越语言的相助。 翌日,我们...
  • 2025-08-17
    张岩
    在郑州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的站场上,一辆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轰响着驶向东盟方向。很难想象,一年前,这里还只是郑州航空港区大马乡任泽村的一片荒地。一年内,4座包装件站台仓库、4.6万平方米怕湿货物钢结构存放棚拔地而起,6束12条集装箱装卸线建成,黄沙岗,蝶变成外观宏伟、功能强大的世界级铁路枢纽港。自2024年9月开工以来,中铁七局中欧班列铁路作业区项目团队锚定目标、攻坚克难,在短短10个月内完成了常规需要2年的建设任务,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七局速度”。 “与时间赛跑,全力以赴抓进度!”项目负责人陈超磊在第一次施工推进会上的命令掷地有声,项目全体员工迅速达成思想共识,以开局即冲刺的劲头投入到这场“生产大会战”。 “由于‘先天性’的工期紧张,项目秉承‘空间站满,时间占满,措施用满’的管理理念,一开工就掀起了风雨无阻、夜以继日的大干热潮。”回想起项目进场时的场景,陈超磊难掩激动之情。项目部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全线划分为6个地块推进,平行独立施工,每个地块分为四...
  • 2025-08-15
    刘肖玉
    8月14日,沿着“班列”看上合大型融媒体报道组记者走进天津东疆港新港北集装箱中心站,见证满载55个集装箱、价值约220万美元货物的中欧班列缓缓启动,一路向北,正式出发。     在这趟旅程中,这列被誉为“钢铁驼队”的班列将穿越7800公里的欧亚大陆,途经蒙古、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最终抵达莫斯科别雷拉斯特枢纽场站。据天津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经营开发部主任李志武介绍,这趟班列搭载了汽车、家具和家电等日用品,在“铁路快速通关”模式的助力下,极大地提升了运输效率,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此外,随着今年第二线束的开通运营,天津集装箱中心站集装箱办理能力也将由每年40万标箱逐步提升至每年80万标箱。进一步增强了其物流枢纽地位。 中欧班列被誉为新丝路上的“钢铁驼队”,以其高效的运输能力和庞大的货运量赢得了世界的瞩目。记者和李志武主任一起算了笔账:以一列100节车厢的班列为例,其总运力可达2000多吨,相当于四、五个古代大型骆驼商队同时出发的运力。截至目前,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过9...
  • 2025-08-15
    刘肖玉
    8月12日10时50分,一列满载服装、家具、汽车零配件等“河北制造”的中欧班列从石家庄国际陆港鸣笛启程,驶向俄罗斯莫斯科。这是石家庄铁路物流中心高邑网点今年开行的第242列中欧(亚)班列,开行数量同比增长22%。自2018年首列“石家庄—莫斯科”中欧班列开通以来,该网点已累计发送中欧(亚)班列超1500列,架起了联通亚欧大陆的“钢铁桥梁”。     2018年,石家庄首趟中欧班列开行时,全年仅发送3列。如今,该中心中欧班列每周固定开行7列,单月最高开行量突破45列。货物品类从最初的家具、轴承、服装扩展到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家用电器等高科技产品,覆盖俄罗斯、德国、乌兹别克斯坦等50多个亚欧城市。 今年3月份以来,国铁集团敞开受理中欧班列需求,为客户运输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石家庄铁路物流中心石南营业部经理王新山指着调度室电子屏介绍。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数字显示:今年前7个月班列货重同比增长16%,其中汽车零配件单品类增幅达10%。 班列数量激增的背后,是一套精准的运输“组合拳”。石家...
  •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