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1日,由山东高速集团统筹运营的山东中欧班列齐鲁沿黄专列从济南董家镇铁路货运中心发出,预计15天后到达欧洲国家。 图为班列发运现场。山东高速集团供图 本趟班列采用“省内沿黄城市集货+济南统一发运”的模式,集结了济宁、东营等山东省内沿黄8市的出口货物,实现“多点集结、一站通关”,降低物流成本。 该班列共搭载57个集装箱,主要货物为成品纸、轮胎、蔬菜、水果等,货值超1600万元人民币。其中,来自济宁市的成品纸占班列货物的大多数。 据山东太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出口部经理张晓智介绍,该企业产品可以从“家门口”的兖州北铁路货场“上车”,在济南与山东省内其他城市的货物共同搭乘山东中欧班列发运,节省时间一周以上,“既帮助外贸企业拓展了订单,又助力企业提升了运输效率”。 据了解,齐鲁沿黄专列每月常态化运行10列左右,相较于传统的中欧班列运营模式,其顺利开行需要多个单位深度参与、高效协同。 据国铁济南局济南铁路物流中心董家镇营业部经理侯森介绍,该营业部建立了管控信息平...
-
4月21日,石家庄国际陆港内一片繁忙景象,叉车正在卸载货物、卡车排队将暂存的汽车运出陆港、一列中欧班列鸣笛出行…… 数据显示,今年1至3月,石家庄国际陆港共开行中欧班列302列,同比增长239%,实现发送标箱32122个,货值达33.18亿元,货重38.85万吨,同比增长230%、98%、344%,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中欧班列的高效开行为“京津冀制造”外贸企业的发展注入“强心剂”。 石家庄国际陆港蝶变升级 石家庄国际陆港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与邢台市临城县相邻。京港澳、衡昔两条高速在县域穿越并均设有出入口,107、339两条国道在县内纵横交会,京广高铁、京广铁路纵贯南北并分别设站,让这里拥有发展国际陆港得天独厚的条件。 石家庄国际陆港总经理刘金朋介绍,2018年6月29日石家庄国际陆港首开直达俄罗斯莫斯科的中欧班列,全年开行中欧班列4列。此后连续6年,每年开行中欧班列均大幅增长。“2019年开行17列,2020年开行105列,2021年全年开行212列,2022年全年开行506列,2023年全年开行612列,2024年全年开...
-
4月18日,记者从杭州海关获悉,今年一季度,浙江“义新欧”中欧班列运量突破6.3万标箱,同比增长4%,“铁路快通”“抵港直装”等一系列便利化措施不断提升班列运输效率。 据介绍,“义新欧”中欧班列自开行以来,线路从无到有、运力从弱到强,产业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业务模式不断创新,实现8个口岸出入境,运营线路达25条,直达境外100多个站点,联通亚欧大陆50多个国家和160多座城市。从最初满载的日用百货、小商品逐渐扩展到机械设备、汽车配件、大宗原材料等,超10万种商品源源不断销往全球各地。“义新欧”中欧班列出口货源结构从义乌本地货扩展到全国各地,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产品占比越来越高。 “义新欧”中欧班列还不断探索创新多式联运新模式,形成站到门、门到站、门到门等多式联运集疏运服务体系;依托“中欧班列+海铁联运”拓展通道、平台、枢纽功能,开行中亚—金华(义乌)—宁波—马来西亚、越南、韩国海铁联运班列;开通“义乌—塔什干&...
-
4月21日上午,由山东高速集团统筹运营的“中欧班列(济青)国家集结中心齐鲁沿黄专列”从济南董家铁路货运中心发出,这是齐鲁沿黄专列首次实现全铁路集结发运。齐鲁沿黄专列的开行,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建设中欧班列(济青)国家集结中心的有力抓手,更是提升济南中欧班列集结能力的显著成果。 本趟班列采用“省内沿黄城市集货+济南统一发运”的模式,集结了济宁、东营等山东省内沿黄8市的出口货物,实现“多点集结、一站通关”,降低了社会物流成本。班列共搭载了57个集装箱,货值超1600万元人民币,其中,来自济宁的太阳控股生产的成品纸占整列货物的大多数。太阳控股工作人员介绍,通过齐鲁沿黄专列,企业生产的产品可以从家门口的兖州北铁路货场“上车”,集结到济南后,与省内其他城市的货物共同搭乘山东中欧班列发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既帮助了外贸企业拓展订单,又助力企业提升了运输效率。 相较于传统的中欧班列运营模式,开行齐鲁沿黄专列需要更多单位深度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