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29
    刘肖玉
    7月27日,记者从市外经贸公司获悉,今年截至7月25日,乌兰察布中欧班列开行量达80列(其中去程52列;回程28列),同比增长36%。中欧班列自开通运营以来,累计开行总量已达914列,(其中去程718列、回程196列),总货重58.35万吨,总货值16.79亿美元,在区域化发展、产业融合、多元化等方面呈现多点突破的良好态势。   我市积极拓展“乌兰察布+”集结模式,开行“巴彦淖尔+乌兰察布-俄罗斯”农副产品班列23列,实现自治区本地货物贸易额4175.82万美元。同时与中国-上海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合作,开行“上合示范区-乌兰察布+俄罗斯”班列15列,运输货值2739.37万美元。   为实现通道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变,我市着力推动中欧班列与本地产业深度融合。通过组织开行“运贸一体化”回程班列,为本地生产加工企业提供国际贸易、国际物流运输、供应链金融一体化服务,从俄罗斯采购亚麻籽、燕麦等生产原材料1.1万吨,实现贸易额3500万元。   在班列产品多元化开发上,我市更是亮点纷呈。开发海铁联运班列产品,...
  • 2025-07-29
    刘肖玉
    7月27日16时,一列满载电子产品、机电设备、日用百货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驶出,开往德国杜伊斯堡。截至当天,今年经新疆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口岸通行的中欧(中亚)班列超过1万列。   图为7月27日,乌鲁木齐海关所属霍尔果斯海关关员正在对出境中欧班列进行监管。 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和新疆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中欧(中亚)班列事业蓬勃发展。乌鲁木齐海关抓住契机,今年5月在霍尔果斯海关率先落地实施“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进口货物通行时间从2-3天压缩至16个小时内,平均2小时完成一列返程班列换装,日均进出境中欧班列达27列以上,实现了单证智慧申报、海关智能检查、关铁信息共享。 韩星所在的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在霍尔果斯口岸做外贸已有10年。“中欧(中亚)班列因运输时效快、周期稳定,已成为诸多客户在亚欧国家间进行商品运输的首选方式。”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代理的中欧(中亚)班列已超1300列,同比增长10%。 “我们积极落实海关支持中欧班列发...
  • 2025-07-25
    刘肖玉
    记者从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获悉:在一系列优化通关措施、免签及航班加密等政策的积极推动下,今年上半年,新疆口岸涉外经贸往来更加紧密,客货运量实现双增长,多项数据创历史新高。 据新疆边检总站边检部门统计,1月1日至6月30日,全疆各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共查验出入境人员180.8万人次,同比增长39.9%;验放各类交通工具74.1万辆/列/架次,同比增长37.8%。其中,出入境货运列车通关量占全国铁路口岸总量的42%,居全国首位,单日最高查验出入境列车136列次,创历史新高。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口岸货运列车通关量分别位列全国第一、第二。 为应对各口岸不断增长的通关需求,新疆边检总站持续深化移民管理改革和政策制度创新,推出“一揽子”更加积极有效的举措,高效服务中外旅客、员工及交通工具便利通关。特别是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推出错时通关、延时通关及24小时预约通关等一系列便利措施,上半年,出入园区人次达477.9万,同比增长73.4%。 新疆边检总站还启动了“通关服务提质补强”行动,推出多项便民利企举措,持续优化通关流...
  • 2025-07-25
    刘肖玉
    23日,一列装载着板材的集装箱货运列车从南宁国际铁路港发往钦州港东站,计划转运至钦州港装船再运往越南海防港。这是广西发出的首趟中越白货物流总包列车,填补广西白货跨境运输物流总包的空白,为广西拓展东盟市场跨境物流体系又添一条高效通道。 “白货”是指除煤、石油、焦炭等工业原材料以外的工业机械、农副产品、食品、纺织品、医药等货品,板材是其中之一,这类高附加价值的货物对运输条件有更高要求。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深入实施,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日益密切,我国板材对越出口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顺丰集团广西区国际部中越项目负责人陆婷瑶介绍,“一次委托、一箱到底、一次结算”的物流总包模式破解了传统跨境物流“多段衔接、多头协调”的痛点,大幅提升运输效率,“以往要对接货运、港口、海关等多个环节,现在全程交给铁路,省心又高效。” 南宁铁路物流中心营销人员韦奕华介绍,南宁铁路物流中心为客户配备专属“物流专员”,一对一提供全程物流服务,协调解决发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