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3日,中欧班列(西安)今年开行的首趟欧洲方向跨里海、黑海南通道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途经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塞尔维亚、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预计将于9月上旬抵达德国曼海姆。 该班列是中欧班列(西安)自2022年首开跨里海、黑海班列后提速升级的线路产品。该班列以“专线专用”集装箱船替代黑海内原有公共海运服务,整列集装箱进入欧盟国家后,提前按计划使用自营机车和车板,有效提高铁海联运转运效率,缩短整体运输时效。 今年前七个月,中欧班列(西安)开行2998自然列,同比增长28.6%,运送货物总重327.3万吨,增长19.5%,发送箱31.5万标箱,增长25.2%。 来源丨新华网...
-
8月14日上午11时46分,满载55个集装箱大柜服装、电脑配件等货物的X8017次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武汉—德国杜伊斯堡)从吴家山车站缓缓驶出。截至今年7月31日,中欧班列(武汉)累计往返开行407列,其中去程开行241列,同比增长56.49%。 14日一大早,中欧班列(武汉)机车乘务员王健平提前赶到位于东西湖的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作为中欧班列第一棒司机,他要负责将列车开往吴家山火车站。入职中欧班列机车乘务员三年来,王健平见证了中欧班列(武汉)发运量的快速增长。“现在客户临时增开班列的情况十分常见,最多时一天增加3到5列,经常会临时接到一些出车任务。”尤其是在2024年,中欧班列(武汉)常态化开行的第十个年头,王健平越发意识到,自己每天驶入的这条铁轨,已经成为湖北外贸企业进出口的重要运输通道。 今年上半年,继至明斯克、若季诺线路开通后,中欧班列(武汉)又增加了至沙巴内方向的第三条直达白俄罗斯线路,运输商品也从服装、家具、家电等“老三样”拓展到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
-
近日,位于天津港综合保税区的天津威盛食品有限公司正在紧张忙碌中,一罐罐番茄酱正在打包装箱。据企业关务经理张静介绍说,不久之后,这批番茄酱将经天津港踏上前往非洲的旅程。 “近年来,在海关多项政策的帮扶下,企业不断丰富番茄酱产品种类,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今年公司产品又新增了科特迪瓦、加纳等多个出口国家,销量也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4.6%。”张静说。 为更好助力番茄酱等天津特色农产品出口,天津海关积极落实“津关24条”各项措施,结合农产品生产和出口特点,开展RCEP税收优惠等政策宣讲,助力企业尽享“政策红利”;实施“7×24小时”预约查验,开通原产地签证“绿色通道”,实现原产地证即发即审、随到随签,缩短企业通关时间,为企业节约通关成本;深入企业调研,积极了解产业需求,从出口检验、监装及核价等方面,指导企业优化产品出口流程,提升产品竞争力;发挥海关专业优势,强化源头质量管控,实现农产品全链条质量追溯;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政策宣传和案例分享,研究出口国相关法律法...
-
作为全国首条由自贸试验区始发和首条加入中欧“安智贸”项目的国际班列线路,中欧(厦门)班列自2015年8月16日开行以来(截至8月16日)共开行1335列、载货11.3万标箱、货值340.2亿元。 中欧(厦门)班列立足区位和政策优势,从单一线路扩展至7条运行线路,辐射13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30多个城市,为日本、韩国、东南亚货物打通了联通欧亚腹地的国际物流通道。 来源:北青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国际公路运输系统(TIR)集结中心(乌鲁木齐)14日正式揭牌运营,这是我国第二个由国际道路运输联盟(IRU)认证的TIR集结中心,标志着新疆在跨境物流领域更进一步,形成铁路运输与国际公路运输协同互补的发展格局。 TIR是建立在联合国公约基础上的全球性跨境货运通关系统,通过简化通关程序来提高通关效率、推进多边贸易和国际运输的便利化与安全性,涵盖公路、铁路、内陆河流、海运等多式联运,覆盖全球70多个缔约国。我国于2016年正式加入TIR。 新疆国际陆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司俊江介绍,TIR集结中心投入运营以后,将为企业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运输方案,提升跨境物流综合承载能力,越来越多的国际运输车辆将在乌鲁木齐集结、组货,公路运输规模将不断扩大。 乌昌海关副关长吕学农表示,未来我们将结合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不断优化TIR运输通关流程,提供预约通关和业务咨询等服务,吸引更多外贸企业从事TIR进出口业务,持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新疆是“一带一路”核心区,今年5月国内首个...
-
8月14日上午11时46分,满载55个集装箱大柜服装、电脑配件等货物的X8017次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武汉—德国杜伊斯堡)从吴家山车站缓缓驶出。截至今年7月31日,中欧班列(武汉)累计往返开行407列,其中去程开行241列,同比增长56.49%。 14日一大早,中欧班列(武汉)机车乘务员王健平提前赶到位于东西湖的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作为中欧班列第一棒司机,他要负责将列车开往吴家山火车站。 入职中欧班列机车乘务员三年来,王健平见证了中欧班列(武汉)发运量的快速增长。“现在客户临时增开班列的情况十分常见,最多时一天增加3到5列,经常会临时接到一些出车任务。” 尤其是在2024年,中欧班列(武汉)常态化开行的第十个年头,王健平越发意识到,自己每天驶入的这条铁轨,已经成为湖北外贸企业进出口的重要运输通道。 今年上半年,继至明斯克、若季诺线路开通后,中欧班列(武汉)又增加了至沙巴内方向的第三条直达白俄罗斯线路,运输商品也从服装、家具、家电等“老三样”拓展到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截至...
-
今年前7个月,上合示范区到发中欧班列636列,运送进出口货物43.9万吨,创历史同期最高值。其中,往返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班列284列,同比增长29.7%,回程数量大幅增长90%。 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钢铁驼队”连贯东西,跨越山海,撑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大动脉”。今年以来,上合示范区不断探索中欧班列运输线路和模式创新,开通经黑龙江同江至俄罗斯莫斯科的新线路,在进一步扩大中欧班列辐射范围的同时,有效降低综合物流成本;开行山东省首班BX1K铁路冷藏专用车组,保障冷链货物运输稳定性和安全性,为省内生鲜食品进出口企业提供物流解决方案。 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是中欧重要贸易走廊。今年以来,上合示范区积极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跨里海班列线路实现常态化稳定运营。在阿塞拜疆巴库市举行的上合示范区—阿塞拜疆物流经贸推介会上,山东高速齐鲁号欧亚班列运营有限公司与阿塞拜疆阿布歇隆物流中心签署协议,将加强“跨里海”(巴库线路)合作。双方达成合...
-
日前,一列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开往哈萨克斯坦方向的中欧班列从乌鲁木齐国际陆港鸣笛启程,标志着新疆“天山号”多式联运品牌班列自开行以来累计突破300列。 今年以来,新疆“天山号”班列已累计运输货物25万吨,带动进出口贸易额74亿元。从开行之初每周2列到每周超10列,“天山号”班列是新疆奋力推进“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不断深化互联互通、织密经贸网络,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生动写照。 “不仅仅是中亚五国,欧洲也出现了‘天山号’的身影,物流网络越来越密,班列线路越跑越远。”新疆国际陆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班列事业部综合规划主管早吾扎·哈力赛介绍,前往俄罗斯莫斯科的“天山号”班列于6月顺利开行,如今已常态化发运。 作为新疆“天山号”班列组织运营单位,今年新疆国际陆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先后搭建并投入使用“新疆陆港天山号”微信小程序和“新智港”新疆国际陆港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平台,为客户提供班...
-
作为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互惠的重要载体,中欧班列经过十余年发展,已累计开行超过9万列,发送货物超870万标箱,货值超3800亿美元。今年1—7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1403列,发送货物122.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2%、11%,实现质、量双提升,成为中欧贸易往来的生动缩影。 近些年,随着物流行业持续发展,口岸运输成为我国的重要国际物流通道。从2016年至2023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由1700余列增加到超1.7万列,年均增长39.5%,开行数量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中欧班列凭借其便利快捷、安全稳定、绿色经济等优势,已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 为做好运输保障,铁路部门持续优化运输组织,推进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口岸站扩能改造,动态掌握口岸交接、换装进度,加强与海关、边检等部门联劳协作,深入推进数字化口岸系统,提升中欧班列通关效率。同时,持续扩大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开行规模,开行数量由每周5列增至每周17列,覆盖重庆、义乌、武汉、广州等城市,充分发挥中欧班列亚欧贸易“黄金通道”作用。 目前,中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