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8-13
    8月10日阿拉山口站客货运输实现双增长货物发送量达到1003.8万吨同比增长14.6%;通行中欧(中亚)班列达4675列同比增长13.3%;累计发送旅客突破50.2万人次同比增长26.3%;一串串喜人的数字背后是阿站人扎根边陲、担当奉献助力新疆铁路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时值暑期运输旺季,在阿拉山口站换装库中,一列列满载集装箱的中欧班列和进口散矿货物列车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换装。今年以来,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出入境中欧班列不但数量稳定增长,搭载的商品货物也更加丰富,日用百货、家电、服装、化工等产品源源不断运往中亚、欧洲等地,助力中国制造走出国门。     “车站持续优化运输生产组织,抓好日班计划兑现,用好双线开通带来的后方通道能力。紧盯票据流转、换装作业、手续交接等作业环节,实现中欧班列稳定运行,口岸运量持续增长,较去年提前31天完成过货量1000万吨这一任务目标。”阿拉山口站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副主任杨睿说。 客运方面,博州地区正处于旅游旺季,为更好满足广大旅客出行需求,阿拉山口站坚持“开好车、售好票...
  • 2024-08-14
    今年7月份,广西始发中越班列发送货物突破1922标箱,为今年以来第三次刷新单月货物发运量最高纪录。截至7月31日,今年累计发送6850标箱、同比增长16倍,为促进中越经贸往来搭建了新的“快车道”。 “去年还没开行中越快速通关班列时,基本是一个星期才开1列到2列。现在基本每天都开,高峰时一天就开3列了,运输需求特别旺。”南宁铁路物流中心南宁南营业部副经理张君告诉记者。 贸易互联,交通先行。中越两国火热的跨境贸易往来,离不开强有力的运输支撑。2017年11月28日,广西始发南宁南站至越南河内安员站跨境集装箱班列,拉开了中越班列开行的序幕。 随着湘桂铁路南宁至凭祥段提速改造完成,以及铁路运输组织不断优化、海关通关效率不断提高,2023年6月起,铁路部门每周二、四、六常态化开行中越快速通关班列,南宁南站至越南安员站仅需14个小时,运输时效较开通之初提升70%,实现货物当天发车、当天到达、当天清关。 跨境物流运输,安全与稳定是客户考虑的首要因素。广西始发中越班列定时、定点、定车次、定线路、定价运行,具有时效快、准点、...
  • 2024-08-14
    8月12日,一列装有264.6吨冷冻鸡块的中欧班列,从临沂朱保站一路北上,经历超9900公里旅程后,预计将于8月24日抵达莫斯科。这标志着临沂中欧班列冷链运输业务顺利开通,“班列+冷链”新型物流服务为临沂及周边地区优质农产品出口新增了一条国际运输通道。     “以前运输冻鸡块基本是先走陆路到青岛、连云港等地,再转冷链海运到莫斯科,运费贵且时间久。”临沂商城新商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经理陈红燕介绍,“我们帮助企业核算了一下,临沂的中欧班列开通了冷链运输业务,不仅每个集装箱的运费节省5000多元,而且比海运提前15天到达莫斯科”。 本次开通的冷链运输作为一种全新远程物流业务,具备冷藏集装箱全自动控温的特点,可实现全程遥控管理,昼夜智能调节温度。除了冷冻鸡块之外,在海外市场很受欢迎的新鲜果蔬、绿植花卉也能在运费、时间上实现双降,提高出口数量,推动更多临沂本土产品以更低的成本走向世界。 “临沂海关积极与边境海关沟通,提前部署通关放行条件,对报关报检进行技术指导,加强与铁路、货代...
  • 2024-08-14
    8月13日,X8153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这是今年中欧班列(西安)开行的首趟欧洲方向跨里海、黑海南通道班列,标志着中欧班列(西安)今年开行突破3000列。 该班列以“专线专用”集装箱船替代黑海内原有公共海运服务,实现了班列组织从“公交车”向“专车”的升级提速。 “这相当于货物有了‘专车’,不用等‘公交车’,提高了物流速度,提升了班列整体效率。”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小军介绍,整列集装箱进入欧盟国家后,提前使用自营机车和车板,按计划备车,缩短整体运输时效,比传统海运节省约三分之二的时间。 该班列在原“西安—跨两海—欧洲”路线基础上,缩短货物在格鲁吉亚城市波季等待船期的时间,提升黑海段“铁海”间运输模式的衔接能力和黑海区域的运输效率。此次中欧班列(西安—跨里海、黑海—欧洲)线路的升级,有效提升了中欧班列(西安)欧洲段的国际运输效率和“铁海联运”的转运效率,为企业稳定出口开辟了...
  • 2024-08-14
    日前,装载着一批汽车零配件产品的重庆中欧班列,经由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顺利运抵德国杜伊斯堡。而此前,重庆中欧班列已通过跨里海走廊,将两批来自德国的塑料板材和淀粉醚等货物顺利运回重庆。此次去程线路的顺利运行,与回程线路的打通相呼应,实现了重庆中欧班列在跨里海直达欧洲腹地线路上的双向贯通。 自2022年5月首发以来,重庆中欧班列南通道线路已实现常态化运行。“跨里海线路的推出,是为全面满足当前市场环境下的迫切需求。”渝新欧(重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运营中心经理陈爽表示,为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公司正积极筹划铁路直达土耳其中转欧洲线路方案。 随着该线路双向常态化运行,不仅增强现有南通道班列的集货能力,中欧班列的运输效率和覆盖范围也将实现提升。同时,还将极大促进欧亚市场之间的无缝连接与高效联动,从而推动国际贸易通道的多元化发展。 未来,重庆中欧班列将继续发挥战略通道优势,持续保障中欧跨里海国际运输线路稳定运行,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解决方案,推动交通物流降本增效。 来源:沙坪坝区融媒体...
  • 2024-08-15
    1.如何完整的下单模版:包括业务号,客户,品名,装货地址,提箱堆场,装箱时间,箱型/箱量,公司名称,地址,电话,货重,落箱地址。方便集运去查看系统线路以及提箱要求;2.提升让集运对箱况有及时的把控,以及装货过程是否需要提高警惕的情况(例如文具中是否会夹带电池等);3.集运部通过提箱堆场的情况,来匹配最合适的司机(时间的早晚、位置的远近等);5.买卖箱时,集运要对箱况进行分析(不把公司的次新箱误提卖给客户);6.集运需要对落箱位置有把控,常用的禁行站要知悉(确认落箱地是否禁行等)...
  • 2024-08-15
    8月14日下午,首批从格鲁吉亚进口的香料产品运抵武威南站,标志着甘肃(武威)国际陆港与格鲁吉亚之间往返零散国际铁路货运线路全面贯通。 本次班列共拉运5个40英尺集装箱,货物总量130吨,货值约500万元,由甘肃(武威)国际陆港组织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发运。武威保税物流中心通过调运空集装箱到指定工厂装货后,进入格鲁吉亚波季港报关、查验,实现全程“门到门”运输,确保这批进口香料产品顺利运抵武威。据了解,这是甘肃(武威)国际陆港首次在格鲁吉亚通过铁海联运方式进行国际中转,贯通了往返零散国际铁路货运线路,将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物流服务。   近年来,甘肃(武威)国际陆港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地区,深入开展国际经贸合作交流,全力“抓外贸、集货源、扩班列”,相继建成运营全国第二个、北方唯一的内陆进境木材指定监管场地、全省唯一的B型保税物流中心、全省首个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河西地区货运吞吐量最大的铁路国际集装箱场站和河西走廊唯一的辐照中心。先后打通中亚、中欧、中...
  • 2024-08-15
    近日,京津冀首列跨里海中欧班列(石家庄—巴库)从河北石家庄国际陆港鸣笛启程,满载机械设备、丝网、壁纸等货物,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经哈萨克斯坦港口城市阿克套换船运横穿里海,从阿塞拜疆阿利亚特港上岸转铁路运输,最终抵达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全程7800多公里,在途运行时间15天左右。     本趟跨里海中欧班列采取铁路运输与海运相衔接的铁海联运模式,比传统海运节省约三分之一时间。“开辟跨里海线路,为我们夯实了中欧班列‘南通道’的发展基础,扩大了中欧班列辐射范围。”石家庄国际陆港总经理刘金朋表示,未来将优化班列运输组织,继续拓展中欧班列“南通道”更多直达站点。 京津冀首列跨里海中欧班列是石家庄国际陆港开拓的第18条国际线路,开启了京津冀积极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的新篇章。这是今年以来中国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中欧班列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一个生动注脚。 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今年1-7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1403列,发送货物122.6万标箱...
  • 2024-08-15
    8月13日,一列满载服装、汽车配件、太阳能逆变器等货物的中欧班列在办理完阿拉山口海关放行手续后经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出境,开往波兰马拉舍维奇,至此,经阿拉山口海关监管通行的中欧(中亚)班列累计突破4万列,达40008列。自2011年首趟中欧班列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境以来,中欧班列已逐渐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经济动脉。 为助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阿拉山口海关设立绿色窗口,定期梳理中欧班列通关作业全流程,提前调研了解企业通关计划,实现监管与服务同步推进。实现海关与铁路部门信息交互无纸化作业,畅通口岸多部门间横向联系机制,保障班列“随到、随验、随放”。优化统筹整体作业流程,实时互通关铁企班列信息,叠加舱单归并、“铁路快通”等便利措施,进一步提升中欧班列在口岸通行效率。 阿拉山口海关查检一科副科长道日娜说:“我们加强与属地海关‘点对点’联系配合机制,实时关注中欧班列通行动态,做好班列货物的全流程监管,主动对接代理企业,做好申报指导、答疑解惑等服务。今年以来,每日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