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06
    5月5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满载50个40呎集装箱的铁水联运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缓缓驶出,该班列的货物经铁路直达天津港后将发往东南亚地区,标志着“西安—天津港”“一单制”铁水联运班列正式开通,进一步完善天津港内陆物流网络,促进津陕两地贸易联通,助力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共建“一带一路”。     该班列的开通,是天津港集团与西安国际港集团通力合作的生动实践,将有力促进西部内陆区域经济发展,助力更多内陆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构建起“一带一路”陆海联动的黄金通道。 在政府、铁路等各方大力支持下,天津港集团与西安国际港集团紧密协作,依托天津港完善的航线网络,推出“一单制”多式联运服务。新的物流方案充分发挥了铁路运输安全稳定、时效精准及海运经济直航的双重优势,较传统运输模式成本降低约16%,运输时效缩短2天,为陕西及周边地区外贸企业提供更高时效、更优服务的国际物流通道。     随着...
  • 2025-05-08
    今日,公司组织召开业务前期碰头会,围绕业务启动筹备、资源协调、流程规划等核心内容展开交流,为后续业务落地夯实基础。会上梳理了业务前期重点工作,并就部门协作、风险预控等进行讨论。以“高效协同、提前规划”为导向筹备。
  • 2025-05-08
      自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凭借安全、高效、便捷的运输优势,该铁路成为东南亚水果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通道。近日,来自泰国、马来西亚、老挝等国的榴莲、山竹等热带水果,通过中老铁路的运输量连续刷新纪录,日均运输量超过2000吨,仅4月底至5月初,通过万象南站运输的水果总量就超过了2万吨,这一数据充分彰显了中老铁路在促进区域水果贸易方面的重要作用。 与传统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输不仅大幅缩短了运输时间,还降低了水果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保障了水果的新鲜度和品质。特别是对于榴莲、山竹这类保质期较短的水果而言,快速运输显得尤为关键。从泰国、老挝等地出发的水果专列,通过中老铁路能够在短时间内抵达中国境内,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对新鲜热带水果的需求。     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水果运输需求,中老铁路万象南站优化运输组织方案,增加了水果运输的车次和运力。同时,车站与海关等部门紧密协作,通过实施 “绿色通道”“提前申报” 等便利化通关措施,实现了水果列车的 “即到即查、即验即放”,显著提高了...
  • 2025-05-08
    今年一季度,成都国际班列开行1380列,进出境货运量41.7万吨,同比增长11.4%。中老班列(成都—万象)开行量同比增长40%。 物流枢纽,班列开行量增长见证实力跃升。成都国际班列开行量的显著增长,是成都物流枢纽地位不断巩固的生动写照。一季度1380列的开行数量,宛如一条条钢铁巨龙,在成都与世界各地之间穿梭往来,让贸易的纽带更加紧密,物流的通道更加畅通无阻。中老班列(成都—万象)开行量同比增长40%,这一成绩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格外耀眼。中老班列的稳定运行,宛如一条坚韧的丝带,将成都与东南亚地区紧密相连,为双方的贸易合作搭建了坚实的桥梁。结合东盟贸易实际需求,加密“澜湄蓉”开行频率,推动去程家电、机器、运输设备等,回程铁矿石、钾肥、农产品等双向互通,实现了贸易的互利共赢。这不仅促进了成都与老挝等东盟国家的经济交流,更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让区域合作之花在“一带一路”的沃土上绚丽绽放。 企业助力,班列护航“走出去”之路。成都国际班列的稳定开行,为企业“走...
  • 2025-05-09
    汽笛长鸣惊海天,铁龙飞驰贯亚欧。5月5日,一列装载72个标准集装箱的中欧班列从邯黄铁路渤海东站Ⅲ场驶出,向8300公里外的莫斯科进发。这条连接“一带一路”的陆海新通道,正以更强劲的动能融入全球物流版图。今年以来,黄骅港中欧班列共开行29列,装载标准集装箱890个,总货重9469.637吨,总货值2.1亿多元。 这趟满载“中国制造”的班列之所以能高效启程,得益于“海铁联运”的创新实践。家具、家电设备、化工材料等货物从宁波港、上海港、南沙港抵达黄骅港后,直接在渤海东站完成铁路编组,经石家庄国际陆港转运,通过二连浩特口岸出境。“海运的低成本与铁路的高时效在这里实现无缝衔接,全程运输时间压缩至15天,较传统海运节省近20天。”沧州港海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风祥的话语中透着自豪。 在渤海东货场,塔吊林立的繁忙景象印证着这条运输走廊的活力。自2024年5月首列班列驶向莫斯科以来,短短不到一年时间,“黄骅港—莫斯科”“黄骅港—阿拉木图”两条干线相继贯通,开行班列频次从每...
  • 2025-05-09
    近日,一列满载45节车厢、90标箱的曹妃甸-俄罗斯(巴古利纳亚)中欧班列由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曹妃甸站鸣笛发车,本趟班列经满洲里口岸出境,全程4330公里,预计10天左右到达目的地。这是自2023年11月我区推进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营以来首列发往俄罗斯的国际班列,是我区继成功开通霍尔果斯口岸周四图定班列后,拓展新的班列运行线路的又一实际举措。今年以来,我区已经发运中欧(亚)班列18列。 下一步,我区将推进经满洲里口岸出境的国际班列规模化、图定化运营,为促进中俄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来源:掌心曹妃甸...
  • 2025-05-12
    今年一季度,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累计发送货物9.7亿吨,同比增长3.1%,日均装车17.9万车,同比增长4.2%,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一季度国家铁路货运量突破9.7亿吨的成绩单背后,是一场悄然改变中国经济运行逻辑的"三链重构"革命。这场革命不仅体现在数字增长上,更在于铁路货运正从传统运输工具蜕变为重塑产业链、激活供应链、连通全球链的战略支点。 产业链重构:从"运输服务商"到"链主企业"的角色跃迁。在包钢集团与呼和浩特局的3150万吨物流总包合同中,铁路部门已悄然完成从"承运人"到"供应链规划师"的转型。这种转变带来的不仅是运输效率提升——包钢厂内货车停留时间从36小时压缩至23.7小时,更意味着企业物流成本下降15%以上。在合肥光伏玻璃企业定制的"点到点"快速班列上,铁路货运正深度嵌入先进制造业供应链,实现从原料采购到成品交付的全链条管控。这种角色转变在大宗商品运输领域尤为显著:新疆煤炭企业与乌鲁木齐局的"一对一"服务模式,使疆煤外运量突破8000万吨,不仅保障了...
  • 2025-05-12
    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中欧班列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今年1月,中欧班列(济青)国家集结中心成功获批,为青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更大空间。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一季度,青岛地区中欧班列开行194列,同比增长17.6%,数量和增速均位居省内第一。目前,青岛市中欧班列已常态化开行32条中欧班列线路,通达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23个国家54个城市。  在中欧班列运输网络中,位于沿线重要城市或物流节点的集结中心,是承担货物集结、转运和分配的关键枢纽节点。今年1月,“青岛—霍尔果斯—阿腾科里—塔什干”快速班列服务产品上线,一趟满载汽车零配件的班列由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发出,驶向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途经阿腾科里口岸进行特定班列快速换装,换装时间由拥堵情况下的至少7天缩短到1天,极大缩短了口岸通关时间,提高货物整体物流运输效率。这是中欧班列(济青)国家集结中心和齐鲁号阿拉木图集结中心通力协作、共同组...
  • 2025-05-12
    5月8日中午,首列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铁路运邮专列在海关监管下,从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缓缓驶离出境,标志着乌鲁木齐邮件运输形成“铁路、公路、航空”全覆盖的立体物流网络。 该专列搭载了17吨、1038袋跨境电商包裹,主要包括服装、电子产品和日用品等货物,将运至哈萨克斯坦布伦代场站,全程耗时约2至3天,所搭载邮件随后将分拨至欧洲20余个国家。 为确保国际邮件发运时限,满足用户需求,海关结合实际情况,量身定做中欧(乌鲁木齐)班列铁路运邮监管方案,整合了乌鲁木齐陆港与空港联动发展的优势,实现了铁路与航空、公路运输资源的互补。 此前开通的班列线路只可少量带运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国际邮件。中欧班列运邮专列开通后,预计月均发运30吨邮件。...
  •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