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5日,30余位网红大V广西行来到南宁国际铁路港参访。在这里,工作人员介绍,广西始发中越班列逐年增长,今年一季度累计发送货物9376标箱,同比增长488.2%。 南宁国际铁路港是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核心项目,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也是国铁集团规划建设的一级铁路物流基地,港区规划用地8140亩。目前开行的特色班列有:中越班列、中欧(亚)班列、“两港”班列、城际快捷货运班列。 南宁国际铁路港集装箱吊装作业。澎湃新闻记者 谭君 图 广西始发中越班列于2017年11月28日首次开行。2023年6月起,中越班列每周二、四、六常态化开行,2024年7月至今基本实现“天天班”。 2023年6月底起,中越班列采取“铁路快速通关”模式,即跨境运输货物在南宁国际铁路港进行快速通关申报之后,在中越边境线上不需要再次办理服务手续,可以实现直接出境。目前南宁—越南安全全程运输时效压缩至最快14小时,可实现货物当日发车、当日抵达、当日清关。 2024年全年,中越班列累计发送货物1.97万标箱,同比增长近12倍。今年一季度,广...
-
4月11日上午,长三角地区首趟整列铁公多式联运班列“义乌-喀什-塔什干”从义乌铁路西站鸣笛启程。该班列满载100标箱的包覆纱、涤纶加弹丝、遮阳网等商品,将采用“铁路+公路”铁公多式联运新模式,经新疆喀什北站换装公路运输后从新疆伊尔克什坦口岸出境,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铁公多式联运新模式不仅可以简化通关流程,还能充分发挥铁路运输距离长、运量大和公路运输灵活性强的优势,实现货物的快速转运和不同物流模式的无缝衔接,减少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停留时间和装卸次数,有利于企业灵活调整运输方式。以“义乌-喀什-塔什干”线路为例,在新模式下,全程预计仅需10-12天,比全程普通铁路运输节约时间15%,同时兼具公路运价低的优势,为外贸物流降本增效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该趟班列的开行为长三角地区货物进出口中亚地区开辟了一条高效稳定的物流通道。作为中欧班列中亚线路的重要补充,该线路通过铁路与公路的无缝衔接,形成“站到站”高效联运体系,为未来中吉乌铁路建成通车提前培育货源...
-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14日消息,14日6时50分,随着80031次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满载着复合肥料的37车40英尺集装箱从郑州圃田车站发出,标志着中老铁路(郑州至万象南)国际货运列车按图运行1周年以来,累计开行突破200列。 图为郑州圃田车站集装箱装卸现场。国铁集团郑州局供图 统计数据显示,自2024年4月11日按图开行1年来,中老铁路(郑州至万象南)国际货运列车累计发送207列、17944TEU个标准集装箱;其中去程班列发运200列、16860TEU个标准集装箱,回程班列发运7列、1084TEU个标准集装箱,累计货重43万吨,出口货物以硫酸铵为主,进口货物以木薯淀粉为主。 中老铁路(郑州至万象南)国际货运列车实行按图每周3列常态化开行,以郑州圃田站为起点,途经郑州圃田、石泉、安顺、磨憨、磨丁、万象南(老挝)等站,可抵达琅勃拉邦、万象南、蓬洪、万荣、纳堆等5个境外站点,从圃田站到达万象站全程运行时间114小时。 中老铁路(郑州至万象南)国际货运列车的常态化开行,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中老铁路+中欧班列”的国际运输双通道...
-
记者4月13日从国铁集团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9.7亿吨,同比增长3.1%。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家铁路日均装车17.9万车,同比增长4.2%。 大宗货物“公转铁”成效明显。针对疆煤外运实施64个“公转铁”项目,疆煤外运完成2201万吨。针对晋南地区钢铁运输需求,组织制定物流总包服务方案。针对种子、化肥、农药等春耕物资运输,开辟绿色通道。 货运班列开行强劲增长。一季度,累计开行跨铁路局货运班列1.26万列、日均装车5000车,同比分别增长135%、154%。精心组织跨境货物运输,中亚班列累计开行3582列,同比增长25.5%;中老铁路累计发送跨境货物151.3万吨,同比增长10%。 物流服务品质持续提升。一季度,铁路95306“一单制”功能和海运订舱系统正式上线运行,累计发送铁水联运集装箱货物395.1万标箱,同比增长19.4%。铁路物流金融服务合作银行增至10家,累计服务客户738家,授信融资总额185.73亿元,助力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来源:央视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