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07
    张岩
    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交通与物流系主任贝恩德·诺合日前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近年来中欧班列为位于德国鲁尔区的运输港口城市杜伊斯堡增添活力,为沿线国家和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杜伊斯堡经历产业转型后,由钢铁之都转型为运输港口城市。近年来,杜伊斯堡成为中欧班列运行班次最多、运量最大和货值最高的欧洲枢纽之一。 根据德国杜伊斯堡港口集团数据,连接中国城市与杜伊斯堡的中欧班列运输时间为12至18天,每周约有60列中欧班列抵达杜伊斯堡,班列运载的货物从这里被转运往德国其他港口或欧洲邻国。 中欧班列运输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亚欧大陆全境,有效扩大了中国与沿线各国经贸往来,加速了要素资源跨国流动。诺合表示,中欧班列带来一种更为平衡的运输方式,转运时间大大少于海运和公路运输,价格又低于空运。随着基础设施逐步完备,快速高效的中欧班列为企业带来商机,也为沿线城市带来丰富货品,促进中国与欧洲更好地互联互通。 诺合说,中欧班列作为运输方式和贸易载体,为沿线国家运送中国优质商品的同时,还促进了沿线国家和城市的物流仓储行业发展、就...
  • 2024-04-07
    张岩
    今年是中欧班列(合肥)奔跑的第十个年头。日前,合肥北站物流基地内,工作人员刚完成一列中欧班列(合肥)的发运工作,2列载有轿车成套散件和螺栓等货品,分别经阿拉山口前往哈萨克斯坦的多斯特克和经二连浩特到俄罗斯港口吉洪诺沃。 从开行之初一个月1-2列到现在平均每天2列,中欧班列(合肥)开行总量不断攀升,如今已经成为华东地区货物的集散地。从去程的“合肥产”“安徽造”的汽车、光伏储能、集成电路、家用电器等产品,到回程的俄罗斯木材,德国的咖啡炒焙机、铰链、玻璃纤维软管等,货品越来越丰富。 天气渐暖,万物生机。2月底,总投资约10亿元的合肥国际陆港(二期)项目正式开工。作为安徽省唯一的中欧班列运营平台,合肥国际陆港是合肥中欧班列集散中心,对合肥全面融入全国物流大循环,打造“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加快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开工的合肥国际陆港(二期)项目是合肥国际陆港(一期)的延伸,项目规划多式联运区、保税物流区、海关监管区、仓储配送区、综合服务区等功能。 截至目前...
  • 2024-04-06
    张岩
    记者从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了解到,2016年以来到2024年3月底,经霍尔果斯海关监管的中欧(中亚)班列总量已超过3.5万列,通行班列线路总数达80条,可辐射境外18个国家、45个城市和地区。 记者从霍尔果斯海关获悉,2024年一季度,经霍尔果斯口岸通行的中欧(中亚)班列已达1848列,同比增长0.8%,呈现持续稳定增长态势。中欧(中亚)班列每天通行班列数量保持在20列以上,日均两个小时就要完成一列入境返程中欧班列的换装。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优化运输组织及人员配置,在实行24小时不间断梯队轮换作业的基础上,确保列车满轴运行。 为促进中欧班列运行提质增效,霍尔果斯海关将海关监管要求嵌入场站作业流程,实现列车一次停靠,海关边检同一区域同时完成检查放行,单列验放时间节省30分钟,确保班列“随卸随检、快验快放”。 自2016年开出首趟中欧班列以来,经霍尔果斯海关监管的中欧(中亚)班列总量已超过3.5万列。截至目前,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班列线路总数已达80条,可辐射境外18个国家、45个城市和地区,成为国际物流陆路运输的“黄金通道”。...
  • 2024-04-06
    张岩
    2024年4月2日晚7时,一列“双区联动”班列从赣州国际陆港出发,经过阿拉山口,穿越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历时14天,正式进入欧盟国家波兰,随后将从波兰马拉直发至匈牙利布达佩斯。 2022年全年,中匈双边贸易额为155.2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额为104.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3%,而进口额为50.5亿美元,同比下降了9.4%。2023年1-11月,中匈双边贸易额为133.08亿美元,同比下降了6.7%,中国出口额为89.71亿美元,进口额为43.37亿美元。 中匈双边贸易以附加值较高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其中,以下四大领域在双边贸易额中的占比超过80%:(1)电机、电气设备及零部件,(2)锅炉、机械器具及零部件,(3)车辆及零部件和(4)光学、照相、医疗设备及零部件。 赣州始发第1000列中欧班列 2023年,匈牙利外国直接投资总额超过130亿欧元,较2022年的65亿欧元翻了一番,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来自中国的直接投资额达到76亿欧元,在匈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中占比较大。 2021年,中国(赣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与匈牙利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区(简称中欧物流园...
  •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