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6日17时58分,随着一声鸣笛,一趟载有不锈钢制品、陶瓷制品、空调等产品的X9684次货物班列从深圳平湖南站缓缓驶出。记者从广铁集团获悉,这是全国首趟采用铁公多式联运新模式出口的“中吉乌”国际货物班列。 据介绍,X9684次列车经过96个小时的运输,将到达新疆喀什站。之后,货物转汽车运输至新疆伊尔克什坦公路口岸,再出境经吉尔吉斯斯坦,最终运往乌兹别克斯坦。较以往的铁公多式联运班列可节省四分之一的运输时间。 在国铁集团和海关总署的大力支持下,广铁集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出铁公多式联运出口全程物流产品,进一步优化物流组织和海关监管模式,达到全程物流一次承运、海关监管一单贯通的效果。同时,铁路95306平台国际多式联运功能同步上线运行。 本趟班列由中铁集装箱公司广州分公司与中外运深圳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全程参与货源组织和通关数据测试工作。 客户可通过铁路95306平台向铁路物流企业提报“铁路+公路”国际多式联运全程物流需求。铁路物流企业承运后,铁路、公路运输各段物流信息会通过铁路95306平台...
-
秋日午后,在江西南昌国际陆港骨干冷链物流基地6号仓库内,工人们或驾驶叉车,或推动平板车,忙碌有序地进行货物装卸作业。 “此次到达的6个集装箱冷链生鲜产品包含榴莲、三文鱼、鱿鱼、牛排等,货值400余万元。货物从泰国出发,经厦门港抵达南昌国际陆港,运输时间比传统运输方式缩短了近两天,运输成本也大大降低。”南昌国际陆港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副总经理聂艳艳告诉记者,目前,南昌国际陆港进口冷链海铁联运班列已常态化开行,每周都有不同的冷链生鲜产品进入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图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向塘镇的南昌国际陆港。南昌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了解,为推动“班列+冷链”新业态新模式在南昌落地,今年1月,位于南昌县向塘镇的南昌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核心区——南昌国际陆港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投入运营,承担南昌市多层冷链仓储区和冷链总部及冷链贸易区功能。该基地占地20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其中冷库7万平方米。 “基地冷库各分区采用了全变温技术,制冷实现全温区分级管控,可满足多品类的冷链产品存储需...
-
为贯彻落实省、市有关中欧班列开行工作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中欧班列扩量提质,10月15日,南阳市发展改革委立足自身承担的协调指导、监督考评工作职责,组织召开中欧班列(中豫号·南阳)运行工作协调推进会。卧龙综保区、市财政局、南阳海关、市商务局、南阳车务段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及班列运营公司负责人参加。 会议通报了前三季度全省、全市中欧班列开行情况,深刻剖析影响我市班列运营的货源不足、计划短缺等突出问题短板,并在日常运营服务、报关业务指导、政策资金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强调,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品牌,各有关单位要提高认识、紧迫意识、主动配合、高效协作,咬定目标不放松,加强增量挖潜,有效整合资源,优化运输线路,强化政策落实,不断提高通关服务效能,合力促进班列持续稳定高质量开行,确保完成今年开行任务。 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关注南阳中欧班列开行进度,推动发挥好卧龙综保区跨境电商示范园区、河南自贸区南阳开放创新联动区等平台建设作用,积极做好协调指导、定期调度...
-
17日零时30分,经长沙海关所属星沙海关监管放行,一列满载着家用电器、汽车、机械设备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长沙国际铁路港准时发出。经黑龙江同江口岸出境,班列预计15天后抵达莫斯科。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中欧班列(长沙)进出境发运776列,进出境货值151.34亿元,同比增长40.1%,发运量在全国60个中欧班列发行城市站点中排名第五。 “中欧班列辐射地域广,综合运输承载量、运输时间、运输成本等因素较海运、空运有较大优势。”湖南中南陆港有限公司集装箱拼箱基地操作部经理周宇告诉记者。开行10年来,中欧班列(长沙)规模稳步增长,目前班列常态化运行线路14条,驰骋欧亚大陆近30个国家和地区之间,2023年中欧班列开行超1000列,创历史新高,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随着中欧班列(长沙)开行数量稳步增长,开行线路不断丰富,开行频次稳中有升,货源品类日渐丰富,为湖南及周边地区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和更多的机会,为共建“一带一路”和稳定国际供应链提供了重要支撑。现在除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吉利汽车、星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