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6月26日,合肥铁路物流中心,这个占地1230亩的地方,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综合类大型货场。下午四点,一列满载55个40尺集装箱的列车从这里启程,装有价值3400万人民币、600余吨的小客车、风力发电机组结构件、冷藏箱等产品,经阿拉山口口岸前往德国诺伊斯和汉堡。十年前,也是在这里,第一列“合新欧”缓缓驶出,开启了合肥与欧洲之间的贸易新篇章。中欧班列(合肥),依托于其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双节点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支持,成为全国较早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之一。开行十年来,中欧班列(合肥)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为安徽本土及长三角地区货物出口开辟了新的国际物流通道,有力地推动了本地产业的国际化进程,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 来源:合肥国际陆港...
-
6月25日,一列满载30个标准集装箱的中欧班列从黄骅港启程,将通过二连浩特口岸出境,途经蒙古国,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全程运行8000公里,预计15天左右到达。此次开行的中国黄骅港—俄罗斯莫斯科中欧班列是自5月13日开行以来的第二班,已经实现常态化运营。 来源:新华社
-
为深入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更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通我省国际物流北通道,6月26日上午八点三十分,“大同-阿拉山口-莫斯科”山西中欧班列鸣笛开行。首发仪式由大同市委常委、副市长、统战部部长赵学斌主持。大同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强出席,下达开行指令。大同市商务局、大同海关、国家外汇管理局大同分局、大同站等有关单位领导,及外贸企业代表共100余人参加首发仪式。 此次中欧班列共有编组55车,以大同平旺站为开行站点,在大同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提前申报出口,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历经约15天,行驶7127公里,最终抵达俄罗斯莫斯科。载重货物货值共约1446万元人民币。 在大同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和大同海关、大同铁路物流中心的认真指导下,此次发行圆满成功。同时也点亮了大同国际陆港中欧班列保税出口服务功能,实现了在大同提前报关口岸出境的新模式,缩短了客户收到货物的运输时间,争取了企业出口提前退税。 谢鹏远在致辞中指出,自觉服务国家战略和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加快构建“通道+枢...
-
6月25日上午,随着中越两国货车通过峒中口岸(含里火通道)驶向对岸,标志着中国峒中—越南横模双边口岸(中国里火—越南北峰生通道)正式对外开放。 据介绍,峒中口岸位于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峒中镇,距防城城区126公里,与越南广宁省平辽县横模口岸隔江相望。里火通道位于防城区那良镇里火村,距防城港东兴市区26公里,距防城城区90公里,与越南广宁省海河县北峰生通道隔江相望。2017年6月,峒中口岸(含里火通道)获批为双边性常年开放公路客货运输口岸,里火互市贸易点随之同步升格为峒中公路口岸的辅助通道。 据了解,2019年7月,峒中口岸(含里火通道)综合服务区项目启动建设,对口岸进行升级扩建。项目累计投资16.14亿元,总规划用地607.25亩,其中,峒中公路口岸用地面积360.15亩,里火通道用地面积247.10亩。2023年9月,峒中口岸(含里火通道)通过国家验收,这也是全国第一个以一站式卡口通过国家验收的边境口岸,为我国与东盟国家开展冷冻水产品和农副产品等货物贸易开启新的重要通道。 升级改造后,峒...
-
2024年6月27日,广州交投集团携手中国邮政广东省分公司在增城西首次联合发运中欧班列。该趟班列从广州增城西站始发,将途径霍尔果斯口岸出境,最终抵达莫斯科谢利亚季诺站,运行时长约15天。本次邮政班列主要搭载日用电器、纺织服饰、日用百货、家具等货品。 该批货物利用中欧班列时效稳定的优势,大大缩短了货物运输的时间、进一步降低了运输成本,提升了国际贸易的时效性和可靠性。在班列开行过程中,铁路部门精心组织和高效协调,确保了班列的顺利运行,海关部门在通关环节提供了便利措施和高效服务,加速了货物的通关流程,确保了班列按时出境,为客户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 未来,合作双方将进一步深化邮政班列合作,更好的服务跨境电商发展及“一带一路”建设,聚焦拓宽广东国际邮路,丰富广东邮政国际寄递服务产品,助力“邮政货物”出海,为广东对外贸易注入新动能。...
-
近日,在郑州铁路集结中心,满载化肥的“山东交运号”中国—老挝班列于正式首发,标志着山东交运集团合作发展跨境货物运输业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下一步开展运贸一体化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山东交运集团提出,推进运贸一体化是企业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集团将充分利用铁路运输主力军的优势,进一步推进中欧亚大宗商品贸易等相关业务领域的开发。 “山东交运号”中老班列的顺利首发,不仅为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运输通道,也为彼此经贸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下一步,山东交运集团将全力开展铁路接驳运输平台及关联产业的落地实施,加快战略布局,优化端口协作,推动企业打破固有单一业务模式,实现新产业新模式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来源:大众新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6月28日,一列满载110标箱生活日化、白色家电等货物的江苏中欧班列(南京—伊斯坦布尔),在南京海关所属新生圩海关监管下,从南京铁路物流中心尧化门铁路货场缓缓驶出。该班列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后,采用铁水联运方式,经阿塞拜疆巴库、格鲁吉亚波季,过里海、黑海,最终到达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该班列的成功开行,标志着南京至伊斯坦布尔“跨两海”新线路的成功开行,是江苏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拓展南通道布局的最新成果,将进一步完善江苏中欧班列多元通道体系,助力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更好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年初,我省首开南京至巴库“跨里海”线路。截至目前,南京“跨里海”线路已实现常态化开行,累计发运货物376标箱。“跨两海”班列是在“跨里海”班列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串联起了中亚、里海、黑海等沿线国家和地区,将辐射通达欧洲各国,为对欧经贸往来提供新通道新选择,有效提升班列境外通道抗风险能力和发展韧性,保...
-
记者27日从合肥国际陆港获悉,中欧班列(合肥)自2014年从合肥北站鸣笛起航,至今累计发运超4100列,海铁联运班列超32万标箱。 26日下午,一列满载55个40尺集装箱的列车从合肥北站启程,装有价值3400万元人民币、600余吨的小客车,风力发电机组结构件,冷藏箱等产品,经阿拉山口口岸前往德国诺伊斯和汉堡。十年前,也是在这里,第一列“合新欧”缓缓驶出,开启了合肥与欧洲之间的贸易新篇章。 据介绍,十年间,中欧班列(合肥)构建了以合肥为基点,覆盖广泛、多线路、多口岸、强联动的国际物流大通道。自开行以来,中欧班列(合肥)已完成欧盟、中亚、西亚、东南亚、西伯利亚等地区的全覆盖。通过中欧班列达成的互通有无的经贸交流,使安徽本土及长三角货物被运送到欧洲市场,从欧洲进口的机械设备及工业配件类产品,促进了共建国家的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此外,自2014年以来,中欧班列(合肥)开行频次逐年攀升,从最开始每月1至2列提升到每周12至15列。横跨欧亚大陆,连接18个国家、147个国际站点。货物类型逐渐多元化,从日用品到电子元器件等高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