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31
    又爆单了!石家庄国际陆港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今年前7个月共开行中欧班列629列,与去年同期相比暴涨150%,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石家庄国际陆港累计发运标箱63744个,货重77.8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7%、207%。不只数字好看,重点还在后面:629列班列中去程242列、回程387列,去回程比为1:1.6。这说明,中欧班列来去都带货,保持了“重车去、重车回”的良性循环。 石家庄国际陆港副总经理任永昌说:“我们在京津冀首创了中欧班列多品名集拼业务,开通‘黄骅港—石家庄—莫斯科’海铁联运线路,还把中亚饲用小麦粉等商品运回国内,真正让中国制造走出去,丝路洋货进家门。” 为了帮出口企业降本增效,石家庄海关推出了“铁路快通+直装直提+提前申报”组合拳,最多能省4天时间,每列班列节省成本2万多元。铁路部门也没闲着,预配空车提前到位,海关查验与装车同步进行,把重箱上站到发运全程,压缩到了4小时以内。 班列跑得稳,百姓得实惠。现在咱们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来自俄罗斯、中亚的面粉、食用油,...
  • 2025-08-31
    近日,两列由山东高速集团统筹运营的山东中欧班列在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上演了一场跨越山河的“双向奔赴”。一列满载洗衣机、电冰箱等“山东好品”的出口家电专列在此缓缓启程,预计18天后抵达俄罗斯。十几分钟后,一列由“中亚粮仓”哈萨克斯坦驶来、运载了1600余吨优质饲用小麦粉的进口粮食专列顺利抵达。 据介绍,自2018年10月统筹运营山东中欧班列以来,山东高速集团已累计在上合示范区开行中欧班列超4600列,约占全省开行量的1/3;其中,2024年开行1017列、同比增长17.8%,连续6年创历史新高,助力青岛成为全国东部沿海首个中欧班列开行量突破千列的枢纽城市。 山东中欧班列深度融入上合示范区发展,积极参与上合示范区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目前,图定班列线路达13条,常态化开行22条国际班列线路,通达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23个国家、54个城市。重点打造的“上合快线”“日韩陆海快线”线路产品,助力青岛成为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地区的“出海口”。截至今年7月,上合快线、日韩...
  • 2025-09-02
    近日,武汉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发布《涉中欧班列运输法律问题提示手册》,对涉及中欧班列运输中常见的法律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提示潜在的法律诉讼风险并提供防范建议和应对措施。   武铁中院有关负责人介绍,涉及中欧班列的案件常存在标的额大、案件事实难查明、当事人众多且对合同性质争议较大等问题,案件审理难度大。   今年,该院依法审结湖北首例中欧班列涉外商事案件,在准确理解适用国际公约条款、明晰国际铁路运输纠纷裁判规则、规范国际铁路物流权责关系等方面为类似案件裁判提供可复制的司法范例。   立案环节经历一波三折   2021年,原告上海某医疗类电子公司向德国某公司订购一批医疗用品,这批货物由货运代理公司通过“跨国铁路+境内公路”的多式联运方式运输至上海。货运代理公司又将业务拆解分包给数家公司,共同完成超1万公里的运输路程。   境外运输期间,存放货物的三个冷藏集装箱出现失温事故,导致货物损坏。原告购买的货物险运输方式不包括铁路运输,无法通过保险途径弥补损失,便向法院提起诉讼,以三家货运代...
  • 2025-09-02
    9月1日上午,随着最后一段沥青层铺设完成,由中建三局承建的“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空铁联运项目,继今年7月完成跨货运北环线转体施工后,再次迎来突破性进展,实现主线桥全面贯通。 当天,记者在现场看到,项目主线桥如一条黑色巨龙横跨城市上空,数十名身着工装的建设者,站在桥面上正在进行最后一条伸缩缝的混凝土浇筑,远处,还有部分施工人员对桥面进行检查和清理。 项目安全总监程栋介绍,此次贯通的项目主线桥总长1274.514米,建设过程中为减少对铁路运行的影响,采用边施工边做防护的措施。同时在桥下有限的空间内,合理设计吊装设备的方向和高度,在转角范围缩减四分之三,仅有九十度转角的情况下,完成施工材料的快速装卸。日夜不间断施工,用时一个半月完成了三跨半现浇梁浇筑,使项目具备通车条件。 记者了解到,“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空铁联运项目位于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西侧,上跨繁忙的中欧班列货运北环线。建设内容包含桥梁、道路改造、地下管网等。作为国内首座门式墩顶双幅超宽非对称混凝土梁转体桥,中...
  • 2025-09-02
    我们致力于通过快速响应调度实现运力最优配置,针对末端配送依靠自有团队确保 “最后一公里” 的时效稳定,进一步提升服务覆盖范围;
  • 2025-09-09
    9月6日,在广州海关所属广州车站海关关员的监管下,满载家用电器、服装鞋靴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广州国际港驶出,预计20天后抵达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开行至土耳其的中欧班列。     该趟中欧班列共搭载50个40尺集装箱,采用“铁—海—铁”多式联运方式,经由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期间乘船跨越里海、黑海,最终抵达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全程运行约1万公里。该通道是中欧班列“南向通道”,被称为“跨两海”路线,此次也是广州国际港首次发运的“跨两海”南向通道中欧班列。 “以往,大湾区企业生产制造的商品要出口土耳其只能通过海运或空运。通过中欧班列运输的话,比海运要节约15天左右的时间,运费又只有空运的六成左右,性价比高。”负责此次班列货运代理王文萍介绍,中欧班列发运规律、时效波动小,有利于企业更科学精准地进行物流筹划。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借助中欧班列将产品运抵中亚、欧洲等地。     为确保大湾区首列开往...
  • 2025-09-09
    9月6日,北京平谷马坊铁路站一派繁忙景象,满载着家电、服装、生活用品等55个40尺集装箱的班列整装待发,预计14天后抵达俄罗斯莫斯科。这“双向奔赴”的繁忙景象,正是中欧班列连通中外、赋能贸易的生动写照。 据该班列运营主体京平国际陆港公司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年末,该班列计划累计开行10列。开行2年多以来,中欧班列运输品类日益多元,运力服务不断升级,合作市场越扩越大,助力更多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55个40尺集装箱的班列整装待发。平谷区委宣传部供图 当前,京平综合物流枢纽已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北京-莫斯科)与京滇·澜湄线国际冷链专列(北京-老挝万象),今年6月又开通了北京平谷-新疆和田-中亚的京疆亚班列,形成覆盖欧洲、中亚、东盟的多元通道体系。通过构建西向经新疆、北向经二连浩特、南向经云南的“三向联动”国际通道网络,有效吸引不同方向货源集聚,境外通道辐射半径持续扩展,互联互通格局日趋完善。京平综合物流枢纽以通道建设为牵引,打通全球货源流通脉络,未来将通过贸易往来与人文交流的深度融合,持续...
  • 2025-09-10
    波兰当地时间9月8日上午,华沙至郑州的中欧班列正式开行。     波兰国家铁路货运连接有限公司 董事会主席 彼得·萨德扎  这班列车包含了波兰的高品质的商品,其中果汁、奶制品、巧克力还有植物油,它们在中国都很受欢迎。今天华沙到郑州的列车正式发行,对于双方合作打造双枢纽节点是有很大的突破,会增加我们双方的经济贸易物流的交流,我们会依托华沙—郑州这条路线发展新的线路,让我们火车的网络覆盖更广,对未来的合作我们很期待。 河南中豫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 董事长 总经理 金雷 波兰是中欧班列进出欧洲的重要门户,我们拥有90%的班列抵达或者是过境波兰。此次中欧班列华沙到郑州的成功开行,既是中欧班列发展的一次新的突破,也是双方深化合作的新的里程碑。打造郑州华沙双枢纽,为我们两省的经贸发展注入更多的新动能,也为我们两省人民的美好生活带来更多的新福祉。   来源:大象时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
  • 2025-09-10
    9月8日,记者从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前8个月,新疆阿拉山口、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中欧班列11722列,同比增长10.4%。   阿拉山口站内,一列列班列蓄势待发。郑鑫 摄 近年以来,新疆铁路部门先后实施完成霍尔果斯站场及换装场、兰新铁路精河至阿拉山口增建二线等项目,进一步释放中欧班列西通道能力。同时,协调哈萨克斯坦铁路部门同步对其口岸及后方通道开展扩能改造,持续提高中欧班列运输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口岸交接效率。 新疆铁路部门会同海关联合攻坚,实施“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进出口货物查验信息共享等系列改革,通过“关、铁、企”三方同步优化作业流程,减少单证打印、人工传递等7个作业环节,压缩口岸通行时间1—6小时,进一步推动了进出口货物运输降本提质增效,更加有力保障口岸高效畅通。并加强与边检的联合检查机制,协调边检优化执勤查检时间及流程,充分利用信息化交互共享措施,大幅压缩查检时间,提升通关效率。 前8个月,阿拉山口、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各项生产指标增势强劲,其中口岸过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