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23
    7月22日,2列满载元明粉、钛精矿的“北向班列”分别从成都、攀枝花鸣笛启程,驶向青岛、淄博;与此同时,首列满载电子设备、汽车零配件等货物的“北向班列”回程班列从青岛驶向成都。当天,2列“大湾区精品班列”也从成都和广州实现双向首发。同一时间实现两个班列、四地五列齐发。     记者在现场获悉,“大湾区精品班列”今日去程为成都城厢至东莞大朗,所载货物为四川本地副食品、调味品等,一趟班列25个货箱,载货总重超1300吨,2025年计划每日两地双向对开,实现“城厢—大朗”双向直达班列常态化运行;“北向班列”今日去程为成都城厢至山东青岛,所载货物为钛精矿、硫酸亚铁等,一趟班列50个货箱,载货总重1500吨左右,2025年计划每周开行2-3列,实现成都至青岛对开,攀枝花至淄博单向开行班列常态化运行。 “2023年12月10日首发的‘长江班列’,通过铁水联运,有效串联起成渝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较传统全程水运最高减少耗时三分之二,较全程铁路运输可降低成...
  • 2025-07-24
    每一票货物的安全抵达,都藏在这些细节里,装货时反复核对唛头,确保件数与清单丝毫不差;怕货物颠簸,加固边角;堆叠的角度都反复调整,既要稳当又要避免挤压。 毕竟我们是客户与货物之间的“守护者”,多一分细心,物流就多一分顺畅,客户的信任也就多一分踏实~ 外勤的认真,就是我们对“靠谱”二字最实在的诠释!...
  • 2025-07-24
    河北省政府新闻办2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据通报,河北上半年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633列,同比增长184%。 据介绍,在多项政策体系及各项精准措施综合发力下,河北中欧中亚班列开行量质齐升,上半年累计开行633列,同比增长184%;航空货运创新“空侧直通+机坪直装”监管模式,单票货物通关效率提升约70%,物流成本降低约30%,监管进出境运输工具152架次,货重2787.54吨;促进优化集装箱航线布局,保障13条集装箱外贸航线常态化运营。 据悉,针对河北省港口优势及近年来中欧班列快速发展的特色,石家庄海关进一步推动口岸数字化转型,提升集装箱货物便利化,支持保税监管场所建设,确保跨境货物“出海”高效顺畅;支持石家庄国际陆港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支持开展铁公多式联运,推行车边直装等便利化措施,打造畅通安全的国际公路直达运输通道。 今年上半年,河北省进出口总值2902.9亿元(人民币,下同),3月份以来环比持续增长,5月、6月实现同比连续增长。其中,河北省“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光伏产品)产品出口额126.7亿元,...
  • 2025-07-24
    7月21日,261台商品汽车驶入兰州新区综保区,这批货值约2000万元的车辆将以“保税物流+国际班列”模式运抵哈萨克斯坦——这标志着甘肃省首列“保税物流+国际班列”正式开行。 该批车辆均来自国内某大型汽车主机厂,通过“保税物流+国际班列”一体化模式出口。兰州海关所属金城海关专门设立班列监管专项通道,指导企业用足综保区保税政策与分类监管政策。区内物流企业则依托国际班列特点,在综保区内集结全国货源,经集拼装车统一发往铁路口岸,实现快速转运。 这一模式既为综保区内企业提供了保税仓储与快速通关的物流平台,又让区外出口企业提前享受到出口退税政策,为兰州新区打造物流枢纽、推进国际货物多式联运集结中心建设开辟了新路径。 金城海关新区业务科科长冯莉洁表示,该业务的开展将为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为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综保区进一步发挥中西部物流链集结优势,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来源:中国甘肃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
  • 2025-07-25
    23日,一列装载着板材的集装箱货运列车从南宁国际铁路港发往钦州港东站,计划转运至钦州港装船再运往越南海防港。这是广西发出的首趟中越白货物流总包列车,填补广西白货跨境运输物流总包的空白,为广西拓展东盟市场跨境物流体系又添一条高效通道。 “白货”是指除煤、石油、焦炭等工业原材料以外的工业机械、农副产品、食品、纺织品、医药等货品,板材是其中之一,这类高附加价值的货物对运输条件有更高要求。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深入实施,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日益密切,我国板材对越出口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顺丰集团广西区国际部中越项目负责人陆婷瑶介绍,“一次委托、一箱到底、一次结算”的物流总包模式破解了传统跨境物流“多段衔接、多头协调”的痛点,大幅提升运输效率,“以往要对接货运、港口、海关等多个环节,现在全程交给铁路,省心又高效。” 南宁铁路物流中心营销人员韦奕华介绍,南宁铁路物流中心为客户配备专属“物流专员”,一对一提供全程物流服务,协调解决发运...
  • 2025-07-25
    记者从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获悉:在一系列优化通关措施、免签及航班加密等政策的积极推动下,今年上半年,新疆口岸涉外经贸往来更加紧密,客货运量实现双增长,多项数据创历史新高。 据新疆边检总站边检部门统计,1月1日至6月30日,全疆各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共查验出入境人员180.8万人次,同比增长39.9%;验放各类交通工具74.1万辆/列/架次,同比增长37.8%。其中,出入境货运列车通关量占全国铁路口岸总量的42%,居全国首位,单日最高查验出入境列车136列次,创历史新高。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口岸货运列车通关量分别位列全国第一、第二。 为应对各口岸不断增长的通关需求,新疆边检总站持续深化移民管理改革和政策制度创新,推出“一揽子”更加积极有效的举措,高效服务中外旅客、员工及交通工具便利通关。特别是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推出错时通关、延时通关及24小时预约通关等一系列便利措施,上半年,出入园区人次达477.9万,同比增长73.4%。 新疆边检总站还启动了“通关服务提质补强”行动,推出多项便民利企举措,持续优化通关流...
  • 2025-07-29
    晟铁第一时间响应,从提货点到送货地,每一个环节都在高效推进中。防汛责任重于山,我们用速度与担当,为筑牢安全防线全力以赴,保障物资及时到位!
  • 2025-07-29
    7月27日16时,一列满载电子产品、机电设备、日用百货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驶出,开往德国杜伊斯堡。截至当天,今年经新疆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口岸通行的中欧(中亚)班列超过1万列。   图为7月27日,乌鲁木齐海关所属霍尔果斯海关关员正在对出境中欧班列进行监管。 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和新疆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中欧(中亚)班列事业蓬勃发展。乌鲁木齐海关抓住契机,今年5月在霍尔果斯海关率先落地实施“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进口货物通行时间从2-3天压缩至16个小时内,平均2小时完成一列返程班列换装,日均进出境中欧班列达27列以上,实现了单证智慧申报、海关智能检查、关铁信息共享。 韩星所在的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在霍尔果斯口岸做外贸已有10年。“中欧(中亚)班列因运输时效快、周期稳定,已成为诸多客户在亚欧国家间进行商品运输的首选方式。”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代理的中欧(中亚)班列已超1300列,同比增长10%。 “我们积极落实海关支持中欧班列发...
  • 2025-07-29
    7月27日,记者从市外经贸公司获悉,今年截至7月25日,乌兰察布中欧班列开行量达80列(其中去程52列;回程28列),同比增长36%。中欧班列自开通运营以来,累计开行总量已达914列,(其中去程718列、回程196列),总货重58.35万吨,总货值16.79亿美元,在区域化发展、产业融合、多元化等方面呈现多点突破的良好态势。   我市积极拓展“乌兰察布+”集结模式,开行“巴彦淖尔+乌兰察布-俄罗斯”农副产品班列23列,实现自治区本地货物贸易额4175.82万美元。同时与中国-上海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合作,开行“上合示范区-乌兰察布+俄罗斯”班列15列,运输货值2739.37万美元。   为实现通道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变,我市着力推动中欧班列与本地产业深度融合。通过组织开行“运贸一体化”回程班列,为本地生产加工企业提供国际贸易、国际物流运输、供应链金融一体化服务,从俄罗斯采购亚麻籽、燕麦等生产原材料1.1万吨,实现贸易额3500万元。   在班列产品多元化开发上,我市更是亮点纷呈。开发海铁联运班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