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月1日至2月20日,长三角铁路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352列。其中,中亚班列208列,发运2.1万标箱,分别同比增长15.6%和16%,商品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日化用品等货物通过中欧(中亚)班列源源不断地运往班列沿线国家,为全球经济贸易发展作出新贡献。 营运线路增至14条,通达36个国家。自2013年9月29日开行首趟中欧(中亚)班列(苏州—华沙)以来,经过十年多的市场培育,长三角中欧(中亚)班列营运线路已从1条增长至现在的14条,通达欧亚36个国家。其中,欧洲方向有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捷克、德国、西班牙、英国、拉脱维亚、芬兰、乌克兰等25个国家,亚洲方向有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伊朗、阿塞拜疆、越南、格鲁吉亚等11个国家。 促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商品互惠共享。自2013年长三角首趟中欧(中亚)班列开行以来至2024年底,长三角铁路共开行中欧班列19897列,其中欧洲方向8841列、亚洲方向11056列。2024年,长三角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4647列,发运标箱48万个,发运标箱数...
-
2025年2月24日,中欧班列(郑州)数智创新研发中心挂牌仪式在郑州中欧班列集结调度指挥中心成功举行,标志着中欧班列(郑州)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自2013年开行首班至2024年底,中欧班列(郑州)已累计开行突破1.3万列,形成“二十五站点、八口岸”的国际物流网络体系,运营能力稳居全国前列。郑州作为中欧班列的重要节点城市,其集结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提升区域物流能力和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加速,物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提升效率和竞争力的关键。中欧班列(郑州)数智创新研发中心的成立,旨在推动中欧班列(郑州)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造成为物流数据开放互联的“郑州样板”。该中心将依托中铁信息工程集团的技术实力和新丝路港投公司的运营经验,共同探索物流数据的开放互联和融合应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开展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将围绕中欧班列等国际物流大通道,探索跨境数据融合应用的实施路径。郑州作为16个试点城市之一,将在物流数据...
-
截至2025年1月,二连浩特口岸边民互市累计贸易额突破15亿元,达到15.31亿元。其中落地加工贸易额8.42亿元。货物主要包括粮油、绒毛、肉类,交易国别涵盖蒙古国、俄罗斯、白俄罗斯。 据了解,二连浩特边民互市贸易区于2017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批复,正式封关运行。并于2023年4月首次实施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政策。多年来,二连浩特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区不断发展壮大,交易额逐年攀升。 二连海关推行“委托申报”“直通运输”“免到场查验”等便利化通关措施,促进口岸边民互市贸易不断发展。截至目前,二连浩特口岸共有落地加工企业20家、边民互助组23个、边民合作社7个、边民备案人数超1.3万人。 来源:活力二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2025年1月,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平稳,除煤炭、原油、粮食吞吐量同比下降外,主要港口企业铁矿石、集装箱等重点货物吞吐量均实现较快增长。 一、煤炭市场 市场需求方面,1月,各地气温延续偏高格局,居民用电需求减少。企业陆续进入放假状态,电厂负荷加速回落,终端煤炭缓慢消库同时存煤可用天数大幅上升。沿海八省电厂日耗下降至179.4万吨,库存维持在3406.6万吨,存煤可用天数上升至19天。煤炭价格方面,虽然受煤矿陆续放假影响,停产减产增多,到港货源不足,供给收紧,市场情绪有所恢复,部分贸易商逢低购入,煤价一度回稳。但在下游终端消库缓慢,且进口到港货源充足背景下,采购意愿始终较低,煤价一路走低跌破企业长协价格,市场氛围冷清。临近春节,国内煤炭贸易商信心不足,环渤海各港合计库存维持2364万吨。运价走势方面,煤炭供需双弱,市场货盘稀少,采购拉运以刚需为主,运力供需失衡矛盾逐步加剧,沿海煤炭运价不断探底。加之原油价格上涨,运营成本有所提高,运价跌破成本价,大批船舶提前停航放假。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除环渤海及江内港口煤炭库存递增外...
-
晟铁经过长期筹备与精心部署,对物流服务进行了全面升级。 在运输时效上,我们优化了运输路线规划,合理调配资源,确保货物运输全程高效、顺畅,大大提升了货物交付速度。还组建了专业的客服团队,为客户提供 7×24 小时全天候服务,随时解答您在物流运输过程中的疑问,及时反馈货物运输动态,让您安心无忧。
-
2.27晟铁国际内处处洋溢着热烈而庄重的氛围,全体员工满怀热忱,迎来了二连外运的尊贵领导。此次莅临,承载着双方深化合作、共拓市场的美好愿景,为晟铁发展注入新活力。双方领导热情握手,互致问候,现场掌声雷动。双方展开深入交流。二连外运领导也分享了行业前沿动态和宝贵见解,对双方过往合作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表达了在多式联运、跨境物流等领域进一步拓展合作的强烈意愿。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双方就合作细节、资源整合、协同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诸多共识。 此次二连外运领导的到访,是双方合作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晟铁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二连外运的紧密合作,整合优势资源,携手创新发展,在物流行业中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
今年以来,重庆外贸企业加速出海,带动中欧班列开行量持续攀升。开年首月,重庆海关监管中欧班列 开行量 增长超过8%,实现“开门红”。 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一列列满载“重庆造”汽车整车、电子信息产品等货物的中欧班列鸣笛启程,经海关高效验放后,驶向欧洲及中亚国家。据介绍,中欧班列已形成稳定开行网络,运行线路拓展至50余条,覆盖欧亚120余个城市节点,为本地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高效、安全、稳定的物流保障。 为提升班列运行效率,重庆海关深入推进铁路快速通关模式应用,落实启运港退税、中欧班列回程运费扣减等惠企政策,推动通道物流进一步提质降本增效,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据统计,今年1月,重庆海关监管中欧班列开行119列,运输进出口货物1.3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8.2%、10.3%。 来源:视界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今年1月,霍尔果斯口岸商品车出口量达1.33万辆,同比增长36.2%,以强劲势头实现“开门红”,为“中国制造”加速驶向国际市场注入新动能。 走进霍尔果斯公路口岸集中查验场,铲车、客车、自卸车、新能源小汽车等各类国产商品车整齐排列,等待查验出关。 1月27日,霍尔果斯海关关员高效验放出口商品车。王白瑜 摄 面对商品车出口“井喷式”增长,霍尔果斯海关创新服务模式,打出通关“组合拳”。通过实行24小时货运通关、优化审核验放流程、深化国际海关协作,大幅压缩接车、申报、境外对接等环节时长。更值得一提的是,全国首创的自贸试验区创新举措——“自驾商品车快速通关模式”在此落地,依托“公路口岸+属地直通”基础,实现二维码信息与海关系统自动交互,整体通关时间由30多小时缩短至5小时内,效率提升超80%。 “系统升级后,每辆车的通关信息‘秒级识别’,企业‘零等待’验放。”霍尔果斯海关监管一科四级主办雷晓霞介绍,这一改革成果不仅成为...
-
今天下午我们展开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交流,思想碰撞出热烈火花,双方深入探讨了行业趋势与合作项目的新方向,每一个观点和对市场看法的分享,都拉近了我们彼此的距离。衷心感谢其信任与支持,期待未来携手共进,创造更多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