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1日上午,中国-阿富汗(海安-海拉顿)直达货运班列重启发车仪式在中铁上海局集团海安物流基地举行。 国际班列是“一带一路”国家互联互通的重要交通纽带。地处长三角北翼的海安,是省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长三角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拥有南通唯一的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近年来,主动融入和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2020年5月,开通长三角首条南向国际货运班列,目前海安—东盟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班次85个、货运量近7000标箱。 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说,重启直达货运班列对南通打造中亚国家货物运输新通道、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必将促进中阿经贸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南通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更高水平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放大“跨境电商+市场采购+产业带+海外仓”协同效应,加快构筑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全力塑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未来,以中阿班列重启为契机,南通将积极开拓中亚等新兴市场,支持本地企业投...
-
11月1日起,国铁集团在全国铁路推广铁路货运险业务。该保险对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导致的货物损失以及施救费用负责赔偿,保障范围包括“站到站”“仓到仓”等多种模式的运输风险保障。该保险通过衔接货运信息系统与保险投保、理赔等业务流程,实现了全流程电子化。该保险由中国铁路自保提供承保服务,2020年以来,先后在北京、上海等9个(局)集团有限公司试点开展铁路货运险。 来源:金融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商务局获悉,日前一列由内蒙古国贸集团组织开行满载汽车配件的中欧班列从呼和浩特沙良物流园区驶出,经满洲里口岸出境,驶往俄罗斯莫斯科吉洪诺沃港。这标志着2024年度呼和浩特中欧班列开行量到发量突破100列,发运量突破10000箱,创下呼和浩特班列发运以来的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依托国际陆港通道优势,先后开行饲用小麦粉等新货品回程班列、开通并首次常态化运行跨境电商出口班列、首发自治区经中欧方向JSQ班列等,实现回程亚麻籽在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的落地加工。同时,积极拓展班列发运路线,打通阿拉山口方向出境班列通道,实现西线霍尔果斯、阿拉山口方向双通道发运,开行全国首列经阿拉山口方向出境的JSQ班列。推动首列“铁路快速通关”模式在呼和浩特落地,有效提升呼和浩特中欧班列通关便利化程度和通关时效。 呼和浩特市将继续围绕打造呼和浩特国际陆港中欧(中亚)班列品牌,加快提升中欧班列服务承载能力,全力建设中欧班列集散中心,为呼和浩特全面构建“一带一路”开放通道和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
-
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位于自治区中部的乌兰察布,怎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乌兰察布用实际行动给出了有力回答。 北京向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地处呼包鄂经济隆起带和京津冀经济圈的结合部,乌兰察布市拥有我国进入蒙古、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最短铁路路径,特别是随着自治区《乌兰察布中欧班列集散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批复,乌兰察布成为全国中欧班列唯一的非省会枢纽节点城市,并先后荣获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四张“国字号”名片。抓机遇、扬优势、定目标,发展中欧班列已然成为乌兰察布市打造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排头兵”。 乌兰察布对外经济贸易合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外经贸公司)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毫不犹豫地吹响了集结号,聚焦“改、拓、合”三字诀,积极破题,以运带贸、以贸促产,逐步将我市通道优势转化...
-
今年以来,江苏充分发挥铁路的骨干作用和水运的独特优势,不断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持续推动物流业增效降本,为区域经济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强劲动能。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省累计完成铁路货运发送量6579.8万吨,同比增长4.1%。 10月30日,总投资6.82亿元的江都铁路专用线(物流基地)开通运营,与当地的国省公路、快速铁路、扬州港、扬州泰州国际机场等交通资源沟通串联,与沿线上下游物流基地交错互补,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公铁水空”一体联运大物流格局,打造苏中国际枢纽园区,向东连接上海港、宁波港和通州湾的铁海联运通道,向西打通中欧班列。 上海亚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淮宿分公司运营经理吴伟告诉记者,过去,扬州当地跟周边的市场货源是通过扬州港和上海港直拖的方式通道走的;现在有了江都海铁物流基地,将来从上海出口的集装箱将每柜节省500到1000元的物流费用。 此前,满载光伏组件的28个集装箱到达吕四港物流基地,标志着洋吕铁路吕四港铁路专用线海铁联运首列成功开行,通州湾新出海口真正实现公铁...
-
“现在看到的这一批货物主要以露营帐篷为主,货值近50万元,准备出口销往杜伊斯堡。”近日,广州某国际班列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李思强介绍。在他的身后,卸货工人们正把运输车内的露营帐篷、露营灯、登山鞋等货物一一卸下,经黄埔海关所属增城海关关员的监管后,即将装入国际班列集装箱内,运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选择户外活动,户外露营热潮兴起,需求催生产业,各式各样的户外用品和露营装备出口需求猛增。”李思强说,“中欧班列凭借准时、稳定、便捷的优势,吸引了诸多户外用品企业的青睐。今年以来,经增城西站出口的户外露营类货物件数同比增长7倍多!” 为助力企业借助户外经济势头“乘风出海”,增城海关深化智慧海关建设,整合应用箱号识别、智能卡口、电子关锁等智能硬件设备,结合海关监控指挥中心构建全链条监管网络,实现“现场+远程”嵌入式监管,充分释放增城西站班列运力优势。 据统计,今年1-9月,经增城西站国际班列出口的露营灯、露营...
-
11月6日,中国新疆塔城乌苏—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中欧(中亚)班列首发仪式在乌苏铁路货场举行,乌苏站正式成为组装货物出口中欧、中亚的又一关键站点,这必将极大促进乌苏及周边地区企业国际物流贸易增长,助推乌苏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北京时间11时02分,伴随着汽笛的轰鸣,满载汽车配件的中国新疆塔城乌苏—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中欧(中亚)班列缓缓驶出乌苏铁路货场,该列车共拉运45组集装箱,将通过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出境运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此次货运班列在乌苏站组装货物并始发,标志着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节点及自治区重要陆港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乌苏市,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及向西开放进程中迈出最坚实一步。 乌苏市本地外贸企业负责人种冠男说:“我们公司是一家外向型企业,货物主要以出口为主,以前的运输模式是由工厂运输到奎屯站,再从铁路运输到天津港或者通过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出国,发到奎屯站一吨运费大概是每吨四十五到五十块钱,乌苏站开通运输的成本下降一半,大概每吨是二十到二十五块钱,...
-
10月29日,由山东高速集团统筹运营的山东中欧班列首班中远海运跨两海专列从上合示范区顺利启程,共110个标准箱、满载轮胎原材料,跨越里海、黑海,经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转铁路运输至塞尔维亚。这也是山东中欧班列首次通过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开行跨两海班列,持续拓展中欧班列南通道。 本次专列由山东高速齐鲁号欧亚班列公司协同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公司组织运输,采用“铁—海—铁—海—铁”多式联运方式,由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发出,从霍尔果斯口岸出境,横穿哈萨克斯坦,跨越里海后,沿高加索山脉到达黑海波季港,搭乘中远海运集运钻石快航,经比雷埃夫斯港通过中欧陆海快线铁路送达客户的塞尔维亚工厂。全程历时约40天,将经过2次海运、4次铁路运输、途经7个国家,行程近1万公里。 为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跨里海国际走廊建设,山东高速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融合齐鲁号欧亚班列股东方中远海运集团海运、港口等资源,推出首班中远海运跨两海专列,为客户提供从生产地到目的地...
-
11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对我区交通运输领域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通报。记者获悉,前三季度,全区完成综合货运量18.5亿吨、货物周转量4166.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5.2%、1.6%。 据了解,在客运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全区跨区域人员流动量7.3亿人次,同比增长6.1%。全区完成综合客运量7782.6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81.7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5.4%、7.6%。在交通重点项目投资方面,1-10月,全区综合交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40.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89.8%。其中,公路完成296.1亿元、铁路完成108.1亿元、机场完成36.3亿元。 据介绍,2024年是《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印发实施第5年。5年来,全区交通运输系统坚持系统谋划,高位推进,交通强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截至2023年底,全区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23.42万公里。自治区“四横十二纵”综合运输通道初步形成,5个盟市接入全国高铁网,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内蒙古段全部贯通,基本实现“全区两小时飞行圈”和“省会通”。 近5年来,内蒙古综合运输客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