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1年3月19日首条中欧班列线路“渝新欧”从重庆团结村站启程,历经十四载风雨兼程,重庆中欧班列已从一条物流通道蜕变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经济腾飞的核心动脉。十四年间,重庆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6万列,覆盖欧亚117个城市,货值近6000亿元,带动外向型产业年均增长30%。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重庆从内陆腹地向国际枢纽华丽转身的坚实足迹。 重庆,这座被誉为“山城”的城市,虽坐拥长江黄金水道,但长期以来,外贸物流受困于“向东绕海”的漫长周期,空运成本高昂,外向型经济发展举步维艰。电子产品出口欧洲需耗时40多天,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巨大,这曾是重庆众多外贸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渝新欧”作为中国西部首条直达欧洲的陆路贸易通道,其开通将重庆至欧洲的运输时间大幅缩短至16天,成本缩减至空运的五分之一。这一革命性的变革迅速吸引了全球产业链的目光,惠普、宏碁等IT巨头纷纷落户重庆,形成了“品牌+代工+配套”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十四年间,中欧班列的货柜里,装载的不仅是货物,更是重庆产业结...
-
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2025年3月份中国到俄罗斯的集装箱运输价格大幅下降,运输时间大大缩短,专家认为这是出口下降的标志。报道指出,货物运输时间减少到3周,而2024夏天曾长达2个月。 报道称,如果说在新冠疫情期间来自中国的运输费用曾达到每集装箱1.3-1.8万美元,那么现在上海到莫斯科线路的费用约为5000美元。去年11月至今年2月,从中国往俄罗斯的公路运输和铁路直运费率下降了30%,海上运输远东到岸价减少了20%。 业内人士认为,费率下降的原因是中国向俄罗斯的出口量在减少,这是由于俄罗斯央行提高基准税率、居民购买力下降、期待放松制裁而引起的。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1月13日发布的数据,2024年中俄贸易额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448.195亿美元,同比增长1.9%。2024年,俄罗斯的对华出口与2023年相比基本保持不变,为1293亿美元,贸易额呈现增长完全归功于自中国进口,进口额为1154亿美元,增长4.1%。俄罗斯亚洲工业家与企业家联合会主席维塔利·曼克维奇社表示,未来3年,俄中贸易额每年将增长2-3%。 来源:中俄资讯网 声明:转载...
-
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中欧班列成为连接中国与欧洲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重要纽带。西安车站海关积极作为,创新监管与服务模式,为中欧班列(西安)高效开行贡献力量。 随着一声响亮的鸣笛,中欧班列(西安)满载货物缓缓驶出站台,向着远方进发。西安车站海关以创新为驱动,为中欧班列(西安)的高效开行保驾护航,在深化监管创新,促进贸易便利化方面,西安车站海关创新提出“安检前置、区港联动、抵港直装”的中欧班列出口货物区港一体化监管模式。 创新的监管模式,为综合保税区的发展增添助力,今年1至2月集结4670柜,为企业节约653.80万元。为了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升中欧班列运营效益,西安车站海关还积极推广优惠政策,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西安车站海关联合地方政府、铁路部门共同推动上线中欧班列综合数字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一票制”国际联运全程服务,在全国首次实现海关、铁路数据联通,班列综合运输成本降低15%以上,集结分拨时间压缩近50%。 该政策的推广有助于增强中欧班列...
-
3月14日上午9时30分,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中欧班列(武汉)“东风号”专列满载着96台东风岚图新能源汽车,从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的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发车,驶往8900公里外的俄罗斯谢利亚季诺车站,开始为期20天的跨国征程。自此,“东风号”专列首次实现常态化运营,为鄂产新能源汽车出海构建稳定高速的物流大通道。 截至目前,中欧班列(武汉)共拥有57条稳定的跨境运输线路,辐射欧亚大陆40个国家、119个城市和地区。以“东风号”为起点,湖北港口集团及汉欧国际将继续推动新能源整车专列常态化发运,为车企提供安全高效的国际物流服务。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