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01
    张岩
    青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一期)项目是上合国际枢纽港核心项目之一,自启动建设以来,各施工单位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目前已顺利完成砚里路、亳州路北段路基工程、雨污水工程以及电力工程等关键部分施工,项目建设正加速推进。   青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一期)项目共涵盖六条道路建设,为服务上合国际枢纽港大运量、大载重的需求,道路全部采用多层路基设计,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网络,为中欧班列的高效运行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条件,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国际物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集团将紧盯目标任务,科学部署施工,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项目建设,努力把“施工图”变成“实景图”,助力构建 “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推动五大新城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
  • 2025-03-01
    张岩
    2月25日17时,一列满载汽车配件、电子产品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阿拉山口站驶出,开往波兰马拉舍维奇,标志着今年阿拉山口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数量突破1000列,为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能。 新疆铁路部门围绕新疆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完善铁路物流组织体系,大力实施口岸及后方通道扩能改造,持续提升口岸运输保障能力。越来越多的中欧班列经阿拉山口铁路口岸扬帆启程,搭载着新能源汽车、日用百货、化工、机械设备等“中国制造”走出国门。 阿拉山口站统筹站场、装卸机具等资源,对进出境中欧班列实施“优先换装、优先编组、优先发运”,优化货区货位使用,动态调整各线作业品类,加快车辆周转循环,将出境中欧班列通关时间压缩到5小时内。今年截至目前,阿拉山口站过货量达249.3万吨,同比增长10.4%。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阿拉山口站安全生产指挥中心主任调度员马宁说:“车站根据每日班列到发情况,提前制定生产计划,合理安排人员和机械设备,优化作业流程,确保各环节紧密衔接,...
  • 2025-02-28
    刘肖玉
    2月19日零时25分,一列装载55个集装箱的工程机械、汽车及配件的中欧班列从长沙国际铁路港缓缓驶出。该趟班列货物采取“铁路快通”模式向星沙海关申报出口,在经由满洲里口岸出境时,口岸海关通过对铁路舱单电子数据审核、放行、核销,实现转关运输监管,无需运营企业另行申报并办理转关手续。     “运用‘铁路快通’模式通关,货物整体通关时间比以前快了2至3天,不仅节省了企业申报转关单的费用,还降低了集装箱吊装作业等成本。”湖南中南国际陆港有限公司报关员曹志娟表示。 长沙海关监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铁路快通”模式实现了海关、铁路、运营企业数据互通,三方协作共同监管,进一步压缩中欧班列运营成本,具有时效快、便利性高的特点。今年来,长沙海关与铁路、运营企业建立专项工作机制,支持“铁路快通”业务模式在中欧班列货运常态化实施,推动中欧班列加速快跑。 今年1月,中欧班列(长沙)共发行54列,进出境标箱4386箱,进出境货值12.88亿美元,出口商品主要以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配件、小...
  • 2025-02-28
    刘肖玉
    奋力奔跑在“陆上丝绸之路”,中欧班列(郑州)正在加“数”前行。 近日,郑州新丝路国际港务投资有限公司作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主体,与中铁信息工程集团合作共建的中欧班列(郑州)数智创新研发中心正式投入运营。     “有了数智创新研发中心,相当于给中欧班列(郑州)高效运行注入了‘智慧内核’。”2月26日,郑州新丝路国际港务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杰说。 自2013年开行以来,中欧班列(郑州)累计发运超1.3万列,畅通了欧洲、中亚、东盟及日韩等4个方向的国际物流通道,业务网络遍布4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综合运营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越跑越多、越跑越快的“钢铁驼队”,也面临新的“成长烦恼”。“随着业务规模扩大,跨境物流数据孤岛、多式联运协同不足、国际供应链信息壁垒等问题日益凸显,亟须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实现全流程优化。”刘杰坦言。 前不久,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河南领了新任务——郑州入选全国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中欧班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