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7-02
    张岩
    7月1日上午,随着一声火车汽笛长鸣,一列满载汽车配件、机械设备的货运列车从位于天津西青区的天津国际陆港缓缓驶出,前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这是天津国际陆港首次开行中欧班列,对助力天津进一步提升国际陆路运输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本趟班列共搭载有110个标准集装箱,运输货物1129吨,价值1506万元,将经二连浩特口岸出境,最终抵达莫斯科,全程行驶约7800多公里,预计15天左右到达目的地。据介绍,天津国际陆港位于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是河北陆港集团重点建设的京津冀陆港集群枢纽节点,立足构建联通京津冀的高效集疏运物流网络体系,打造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开放型经济新平台、国际陆路货运新通道。今年5月底专用铁路试车成功后,天津国际陆港强化与铁路、海关等部门协调合作,做好中欧班列货源组织、箱源调配等运营组织工作,保障首发班列顺利开行。 “天津国际陆港开通中欧班列,为京津冀进出口贸易提供了新的物流平台。”天津国际陆港总经理郭春宁表示,开通中欧班列有利于天津连通亚欧大陆的物流通道扩容提升,实现陆海互促互补,不仅为区域外贸...
  • 2024-07-02
    刘肖玉
    6月30日,伴随着一声声汽笛长鸣,一列搭载着白色家电和聚氯乙烯的51节集装箱在西宁综合保税区(简称“西宁综保区”)通关后,从西宁市湟中区双寨站缓缓驶出,运送至此次班列目的地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最大城市——阿拉木图,这标志着西宁市在持续拓展国际物流体系,打通物流通道上迈出新步伐。     此次(西宁—阿拉木图)中亚班列首发仪式由西宁市人民政府、西宁海关和青海省商务厅主办。开行中亚班列是西宁畅通青海至中亚陆上交通大走廊,深化西宁与中亚地区经贸交流,在通道建设方面作出的积极努力和重要举措,班列开行将有利于青藏高原特色优势的农畜产品、生物医药产品、清洁能源新材料等“青字号”产品,迅速高效进入中亚市场,为青海省、西宁市提供新的经济增量。 据悉,此次班列开通以后,西宁综保区将在海关、商务、青藏铁路公司等部门的支持协助下进一步深谋细化、抢抓机遇,加快提升为全省外贸企业产品从货源组织、集装箱调拨、关务通行、集货发车、快速办理入区退税等“一站式”发运保障能力,更好帮助...
  • 2024-07-02
    刘肖玉
    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中方将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铁集团等部门单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跨里海沿线国家保持密切沟通,积极改善通道基础设施和通关条件,精心做好货源组织、运输协调、测试班列开行等工作,推动中欧(亚)班列跨里海运输取得重要进展。今年以来,跨里海中欧(亚)班列共开行100余列,同比增长10倍以上。特别是5月份以来,跨里海中欧(亚)班列日均稳定开行一列以上,实现日日开行,展现出强劲发展态势。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国铁集团等部门单位,一是强化与跨里海沿线国家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沿线相关基础设施、简化通关手续、降低运输费用;二是继续组织开行去、回程跨里海中欧(亚)测试班列,稳定常态化运输,为客户企业提供高品质运输服务;三是研究开行铁路班期和里海船期相结合的全程时刻表班列,严格控制运输、换装等各环节作业时间,进一步提高跨里海中欧(亚)班列运输质量和效率,推动跨里海中欧(亚)...
  • 2024-07-02
    张岩
    7月1日11时25分,伴随一声清脆汽笛,一列满载家电、服装、建材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北京平谷地方铁路马坊站缓缓开出,驶向莫斯科。这标志着北京直达欧洲的中欧班列,正式开启常态化运行模式。 7月1日,京平综合物流枢纽中欧班列(北京-莫斯科)从北京市平谷区发出。新华社记者 赵旭 摄  这趟中欧班列名为京平综合物流枢纽中欧班列(北京-莫斯科),去年3月发出首班。在试运行基础上,平谷区与北京海关、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协作,研究运行方案、充分准备货源,自今年7月1日起,该中欧班列将以每月至少1班的频次常态化开行。 “这趟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开辟了北京外贸横贯亚欧大陆的国际物流通道,将服务首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平谷区委常委、副区长唐朝辉说。 平谷区位于北京东北部,被赋予“服务首都的综合性物流口岸”功能定位。近年来,平谷区全力规划建设京平综合物流枢纽,国内外物流头部企业加速集聚,大宗商品加速汇聚。 (来源:新华社)...
  •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