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消息:据交通运输部公众号消息,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3月3日—3月9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其中: >> 国家铁路累计运输货物7680.9万吨,环比下降0.27%; >> 全国高速公路累计货车通行5072.2万辆,环比下降0.03%; >> 监测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3901万吨,环比下降4.73%,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14万标箱,环比增长9.6%; >> 民航累计保障航班11.4万班(其中货运航班4854班,包括国际货运航班3221班,国内货运航班1633班),环比下降3.33%; >> 邮政快递累计揽收量约38.85亿件,环比增长3.99%;累计投递量约39.04亿件,环比增长3.14%。 来源:央视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记者从霍尔果斯海关获悉:前2月,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1527列,同比增长25.6%。 今年以来,为不断提升班列通行效率,保障班列高效开行,霍尔果斯海关积极落实海关支持中欧(中亚)班列发展的“10+12”措施,执行班列监管全流程,将海关监管嵌入场站作业流程,实现列车一次停靠,海关、边检同一区域同时完成检查放行,单列验放时间节省30分钟。同时,积极发挥信息化优势,进一步推行铁路舱单归并和“铁路快通”模式,与铁路部门实现信息交互无纸化作业,设立中欧(中亚)班列服务专窗,提供7×24小时通关服务。 为进一步释放口岸运输潜力,霍尔果斯站充分发挥人员驻站轮换作业优势,保证24小时不间断作业。实行精准调度指挥,优化到发线运用,合理安排调车机作业、列车解编及车辆取送对位,抓好货区货位管理,加快车辆周转,不断提高装卸车效率。同时,推行译票审核等作业环节前置,推进数字化口岸建设及出口准换宽作业试点,简化报关手续办理流程。 霍尔果斯站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副主任蔡光旭说:“我们着力...
-
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员工对新系统的掌握程度,也为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公司将继续组织相关培训,助力员工更好地适应数字化工作环境,推动公司业务持续发展。
-
近日,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一列列满载“重庆造”汽车整车、电子产品等货物的中欧班列鸣笛启程,经海关高效验放后驶向欧洲及中亚国家。今年1月,重庆海关监管中欧班列开行119列,运输进出口货物1.3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8.2%和10.3%,跑出“开门红”。 今年以来,重庆外贸企业加速出海抢订单、拓市场,带动班列开行量持续攀升。为提升班列运行效率,重庆海关深入推进“铁路快通”模式应用,落实启运港退税、中欧班列回程运费扣减等惠企政策,推动通道物流进一步提质降本增效,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该关所属渝州海关监管科有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加强与铁路等部门沟通,推进关铁信息共享,落实‘7×24’小时预约通关机制,鼓励进出口企业应用‘提前申报’等便利措施,不断提升各环节作业效率,确保班列‘随查随验、随到随放’。” 作为中欧班列的重要运营方,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持续拓展业务版图,该公司运营中心负责人透露:“今年以来,我们承运的货物种类进一步丰富...
-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答记者问时提到:“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已经突破了10万列,成为联接亚欧的黄金通道。”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保障中欧班列稳定畅通运行。在面对记者有关中欧经贸关系的提问中,王毅外长介绍了中欧班列的成绩,充分彰显了铁路部门在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中作出的积极贡献。自2016年中欧班列统一品牌以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不断扩充通道网络、优化运输组织、升级服务能力,持续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目前,中欧班列服务网基本覆盖亚欧大陆全境,开辟了亚欧开放合作新通道,为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2024年11月15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发送货物超1100万标箱,货值超4200亿美元。 来源:国铁集团 ...
-
分享会旨在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加强行业内交流合作,共同探讨舱位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会上,公班列部详细介绍了公司最新的布局规划,包括新增舱位分配策略,以及热门舱位的动态调整机制。同时,结合过往案例,深入分析了不同路线在运输效率、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优势与特点,为大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
今年前2个月,厦门海关累计监管中欧(厦门)班列发运33列次、载货980标箱、货重5604.71吨,同比分别增长200%、46.71%、18.03%。作为全国首条由自贸试验区始发和首条加入中欧“安智贸”项目的国际班列线路,中欧(厦门)班列自2015年8月16日开行以来,立足区位和政策优势,从单一线路扩展至7条运行线路,辐射13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30多个城市,为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打通了联通欧亚腹地的国际物流通道,跑出了“海丝+陆丝”互联互通加速度。截至2月底,已累计开行1369列、载货11.81万标箱、货值350.84亿元。 为充分发挥口岸腹地和海铁配套优势,保障中欧(厦门)班列顺畅通关,依托前场大型铁路货场,厦门已实现货物“即到、即查、即放、即转”,保障班列“一次报关、一次查验、全线放行”。同时,指导班列运营企业创新实践“铁路快通”模式,通过前置核验处理舱单数据,实现智能化监管、一站式验放和数字化通关。 来源:厦门自贸区、新闻联播、福建日报...
-
本报呼和浩特电(记者张枨)记者日前从二连海关获悉,自2013年首列中欧班列开通以来,截至今年2月底,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中欧班列货运量已突破1700万吨,达到1768万吨,开行班列18161列。 据悉,二连浩特口岸是中欧班列中通道,也是中蒙最大陆路口岸,目前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通达10多个国家的70多个城市或站点,辐射国内24个省份的60多个城市。运行线路由开行时的2条增至71条,货物涵盖新能源整车及配件、高端机械设备等万余种。目前该口岸日均进出境中欧班列10列。 为保障中欧班列高效运行,二连海关不断深化智慧海关建设,积极推进“铁路进境快速通关”业务运行模式,强化科技赋能,综合运用无人机、全天候多功能查验车等智慧监管设备提高监管效能,深化“7×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确保班列货物“随到、随查、随放”。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近日,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一列列满载“重庆造”汽车整车、电子产品等货物的中欧班列鸣笛启程,经海关高效验放后驶向欧洲及中亚国家。今年1月,重庆海关监管中欧班列开行119列,运输进出口货物1.3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8.2%和10.3%,跑出“开门红”。 今年以来,重庆外贸企业加速出海抢订单、拓市场,带动班列开行量持续攀升。为提升班列运行效率,重庆海关深入推进“铁路快通”模式应用,落实启运港退税、中欧班列回程运费扣减等惠企政策,推动通道物流进一步提质降本增效,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该关所属渝州海关监管科有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加强与铁路等部门沟通,推进关铁信息共享,落实‘7×24’小时预约通关机制,鼓励进出口企业应用‘提前申报’等便利措施,不断提升各环节作业效率,确保班列‘随查随验、随到随放’。” 作为中欧班列的重要运营方,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持续拓展业务版图,该公司运营中心负责人透露:“今年以来,我们承运的货物种类进一步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