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16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15日电(记者赵泽辉)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口岸管理办公室获悉,今年截至12月15日,全区口岸货运量突破1.2亿吨、客运量突破500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其中,货运量同比增长17%,提前16天完成全年任务;客运量同比增长61%。   今年1至11月,内蒙古进出口总额达1882.1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新三样”出口额、二手车出口量、跨境电商交易额、互市贸易交易额分别同比增长50.3%、66.7%、48.3%和90.2%。   近年来,内蒙古不断推动“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口岸地区“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越来越快,质量越来越高,“口岸+园区”“口岸+腹地”的联动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内蒙古口岸办主任刘永明表示,下一步,内蒙古将继续深化口岸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化改造,全面提升通关效率,同时将充分发挥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作用,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网 声明:转...
  • 2024-12-16
    13日上午,一辆满载冷冻水果的首班“青岛—阿斯塔纳”TIR运输车辆从上合示范区TIR国际道路运输集结中心发出,标志着山东省首条至哈萨克斯坦TIR国际运输线路正式开通。     TIR国际公路运输是国际公认的高效跨境运输体系,持有TIR证、经批准的车辆可在各TIR缔约国之间便捷通关,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放行、一车到底”,有效提升口岸通关效率,降低企业运输成本。“货车将从巴克图口岸出境,进入哈萨克斯坦境内,全程不倒装不卸货,最终抵达首都阿斯塔纳,单程约6500公里,运输时间为7天。”青岛和鑫源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往,该公司的产品运往哈萨克斯坦都是通过包机的方式,此次首次通过TIR国际公路运输,不仅满足了高效运输的需求,相较空运运输成本也极大降低。货物在抵达哈萨克斯坦后,将进一步分销至中亚地区及欧洲市场,丰富沿线国家和地区消费供给。该线路的开通,也将有力推动中哈两国间资源互补、产业协同,促进能源、制造业、农业等领域贸易往来与投资合作。 TIR运输...
  • 2024-12-17
    2024年12月14日,一声气鸣响彻徐州铜山站上空,一列满载100TEU的中亚重点建设物资班期化定制班列顺利发运。该趟班列途径霍尔果斯口岸,全程预计约12天后,抵达目的地塔吉克斯坦。该趟班列是助力本地企业走出去通道保障的重要体现,为客户提供顺畅便捷的中亚国际铁路运输服务。     本趟中亚班列搭载货物来自徐州本地,主要为混凝土砌块板材生产线,将广泛应用于我国工程建设企业承建的塔吉克斯坦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本次重点物资新货种的拓展,是港务区指导下,徐州班列本地企业“敲门行动”的重要成果。在了解到本地企业运输需求后,徐州班列公司迅速行动,多部门协同作业,为企业打造班期化班列。从委托受理、跟进运踪、运单制单、随车资料到发运装车、场站操作等各个环节全流程协作,及时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加上无微不至的服务精神,做好2024年重点物资班期化班列收官工作,为2025年国际班列发运奠定基础。 徐州国际班列以优品质、高水准的服务质量,正逐步成为亚欧大陆桥东部及淮海经济区值得客户信赖的“钢铁驼队...
  • 2024-12-17
    12月15日,一批总重1000吨的化肥专列搭乘中老泰班列,从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驶出,将经云南磨憨铁路口岸出境,沿中老铁路到达老挝万象,铁路换转后抵达泰国翁卡拉。这是河南中豫港务集团郑州陆港公司助力河南心连心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出口泰国的首班化肥专列,预计全程用时7天左右,为企业出口提供了更安全、便捷、高效的国际物流运输通道。     提效率、降成本、扩市场 铁路班列出口化肥企业受益多 作为国内化肥行业的知名品牌,心连心首次选择陆路班列运输化肥产品,能收获哪些便利?“传统海运到达客户目的港大概25天,而经中老泰班列运输只需差不多7天,产品能更快抵达泰国市场,赶上当地农业生产的季节性需求。”河南心连心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楠称,时效性高了,随之而来的是运营交付周转率提升和货物存储成本降低,这有助于提升物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郑楠表示,铁路运输稳定性和安全性更高,能有效降低化肥类产品途中的损耗与质量风险,确保货物以最佳状态送达客户,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品牌形象。      心连心化肥...
  • 2024-12-18
    中欧班列(长沙)一路飞驰,10年来累计开行5500多列,让长沙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联通世界。长沙晚报通讯员 林依 供图 前不久,长沙开行中欧班列迎来10周年。 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一条线到一张网,中欧班列(长沙)一路飞驰,10年来累计开行5500多列,辐射范围扩大至亚欧大陆近30个国家100个城市,开行量连续3年保持千列规模,连续6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中欧班列让长沙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联通世界,从内陆腹地加速崛起为开放高地。   货畅其流,从单一到多元   12月9日,长沙国际铁路港,一列满载工程机械及零部件、汽车、小家电、生活用品的中欧班列,鸣笛启程。该班列将经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换装出境,预计15天后抵达波兰马拉舍维奇。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两千年前的驼铃商队,如今变成中欧班列的“钢铁驼队”,长沙正是这支新驼队的重要出发地和落脚点。 2014年10月,长沙开通首列长沙—杜伊斯堡国际货运班列。2016年6月,中欧班列(长沙)(原名“湘欧快线”)作为全国8个始发城市之一,被纳入中欧班列...
  • 2024-12-18
    乌兰察布作为全国非省会中欧班列铁路枢纽节点城市,不断发挥区位交通优势,积极打造中欧班列集散中心,大力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自2016年开行中欧班列以来,累计开行823列,开辟线路26条,通达沿线8个国家,18个城市。其中,2024年截至目前开行101列,货值1.7亿美元,货重6.3万吨,内蒙古本地货源占比45%,预计全年开行105列以上。     一是强化政策规划引领。2024年自治区政府批复原则同意《乌兰察布中欧班列集散中心建设实施方案》,5月市政府印发实施,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为我市中欧班列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政策引领功能日益完善。 二是提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七苏木标准化厂房及仓库完工,与黑龙江恒源食品等2家公司签订入驻协议并投入运营,满足了南瓜子、葵花籽等货物落地加工需求。七苏木保物流中心(B型)实现货值4888万元,完成以B保为基础的综保区选址及可研报告编制工作。持续搭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冷链仓储配送基地、回运物资中转仓储落地加工基地项目,不断满足中欧班列多样化需求,基础设施功能日益完备。 三是优化中...
  • 2024-12-19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方素菊、鲁静)12月18日上午,首列石家庄开往广州的快速多式联运货运班列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南站驶出,预计50个小时后抵达广州国际港站。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铁路物流中心营销部高级经理王国宏介绍,快速多式联运货运班列是客车化、集装化的一种高效运输模式。这趟班列主要运输的是石家庄周边地区以及保定、衡水、德州等地企业生产的医药品、五金配件、纺织品、啤酒、鸡蛋等。为方便客户快速集货,他们选择在交通便利、具备装卸能力的石家庄西货场装车,缩短了短驳距离,提高了装车效率。 看着列车缓缓驶出,通过本次班列运输鲜鸡蛋的发运客户牛志强心里感到无比踏实,这是他们企业在石家庄第一次通过火车运送鸡蛋。他说,这次发运的26吨鲜鸡蛋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点民生保障物资,对到达时限要求高,选择班列运输方式,正好能赶上交货时间点。 牛志强介绍,以前他们企业向粤港澳大湾区运输鲜鸡蛋主要通过汽运渠道,全程最快4天左右,如遇雨雪天气,时间会更长。现在通过班列运输,50个小时就到了,运输时效大幅提升,...
  • 2024-12-19
    12月18日9时30分许,一列满载货物的班列从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缓缓驶出,泸州首列中越国际班列正式发车,这也标志着泸州港铁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正式投运。     本次首发的国际班列,货物主要是泸州本地及周边的化工产品、电机配件,货重328吨,货值703.2万元,目的地越南河内。在海关、铁路、港口三方共同支持下,本次班列由原来的江铁海联运转变为铁路直达,班列将从广西凭祥口岸直接出国继续行驶到越南;货物通关模式也由原来的口岸一体化通关转变为转关模式,将有效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以往,货物通过长江航道和公路运输在泸州港集结后,若通过国际班列,需先到边境口岸办理相关手续;如今,泸州港铁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正式投运后,该趟首发班列在泸州港可通过江海铁、公铁联运模式与全国各港口、公路、铁路口岸及物流枢纽联动,在泸州港完成国际班列运输手续后,只需在边境口岸转关即可。 据泸州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泸州港铁路监管作业场所的投运,标志着泸州率先在全省乃至沿长江流域实现了创新突破,实现了国际班列、班轮无缝连接。 2...
  • 2024-12-20
    12月16日,记者从西安海关获悉:今年前11月,中欧班列(西安)开行4706列,增长26.8%,开行量稳居全国第一;进出口货物533.3万吨、货值84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9%、6.2%,超去年全年。西安成为全国首个累计开行中欧班列数量突破2.5万列的城市。   2020年9月25日上午10时30分,三秦大地携手多彩贵州, 共筑国际贸易大通道 近年来,西安积极把握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定位和职能使命,按照“枢纽+通道+网络”的总体布局,着力构建“双港驱动、高快一体、枢纽带动、多网融合、绿色优先、智慧赋能”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通过推进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西安不断完善港口功能、拓展国际通道、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建成全国首个拥有3束6线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全国首个内陆自动化无人码头,在全国率先开通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线路。通过实施陆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实现海关和铁路数据联通、智能报关、集装箱循环运输,全程运行时间缩短三分之一以上,跨里海班列在途时长由20天至25天缩短到12天,中欧班列运输成本降低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