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时节,走进位于高邑县的石家庄国际陆港,入目即是一派繁忙景象: 龙门吊起降不停,运转货车往来穿梭,五彩斑斓的集装箱如积木般层层堆叠,中欧班列的汽笛声此起彼伏……在这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国货潮牌”与远道而来的“丝路珍品”短暂相逢,随即又踏上新的旅程,继续延伸贸易合作的传奇之路。 今年前5个月,石家庄国际陆港已开行中欧(亚)班列521列,发送标箱52373个,货重63.97万吨,货值55.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6%、189%、295%、92%,继续保持京津冀同类国际陆港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带货王”。 畅通道—— 每天开行中欧班列三四列 “呜!” 6月18日上午,一列满载汽车零配件、自行车、机械设备等货物的中欧班列,拉响汽笛,缓缓驶离场站。这趟班列预计12天后到达俄罗斯莫斯科,不断加速“河北制造”走出去的步伐。 “像这样的班列,我们现在平均每天要开行三到四列。”石家庄国际陆港总经理刘金朋说,而这些汽笛声,也俨然成为陆港人生活场景的BGM(背景音乐...
-
6月21日3时55分,随着满载汽车配件、LED显示屏等货物的X8155次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西安—杜伊斯堡)从西安国际港站缓缓驶出,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00列,中国铁路与沿线各国铁路共同推出的这一中欧班列新产品,以其稳定的运输时效受到境内外客户青睐和市场认可。 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是指按照沿线各国铁路商定的车次、线路、班期,以及固定的境内外始发、口岸、终到时间开行的中欧班列,实现了中国段、宽轨段、欧洲段中欧班列运行时刻表贯通,2022年10月26日首列开行。开行以来,国铁集团充分发挥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的牵头作用,与沿线国家铁路部门加强沟通协调,不断扩大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开行规模,已完成三批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编制和实施,运行线路拓展至11条,形成了每周开行17列的开行规模,为客户生产组织、物流贸易、资金周转提供了稳定预期。目前,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吸引了光伏板、太阳能组件、船舶内燃机配件等大量高附加值货源,平均每柜货值较其他班列高约41%,发送货物累计超9.8万标箱。 下一步,国铁集团将与沿线国家铁路部门...
-
6月30日,北京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从位于房山区的北京西南金港物流基地发出。104个标准集装箱搭载着货重2300多吨、价值1500多万元的汽车配件、机械设备、书籍等出口产品,驶向阿塞拜疆首都巴库。这趟班列采用“铁—海—铁”多式联运模式,将跨越8000多公里。列车从北京出发后,经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穿越哈萨克斯坦抵达里海东岸的阿克套港,转乘轮渡横渡里海,到阿利亚特港上岸,再由铁路运抵巴库。随后,部分货物还将分拨至格鲁吉亚、土耳其、塞尔维亚等国家。 “跨里海中欧班列在途运行时间为15天左右,而原来的海运需要约50天。”班列组织开行方北京房山国际陆港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传蒙说,通过铁路、轮渡多式联运,不仅可缩短运输时间,还能进一步扩大北京及周边地区企业的海外市场空间。 跨里海中欧班列的成功开通,意味着北京中欧班列多元通道体系进一步完善,形成北京与欧洲之间“陆上直达+铁海联运”的国际运输布局。 来源丨新华社 ...
-
粤港澳大湾区“中吉乌”铁公多式联运国际班列为粤港澳大湾区与中亚之间的商贸往来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通道。近日,在黄埔海关所属增城海关监管下,一列“中吉乌”铁公多式联运国际班列从广州增城铁路物流园启程,经新疆喀什北站完成铁路转公路运输,穿越伊尔克什坦口岸,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全程预计用时16天。这趟“钢铁驼队”满载大湾区生产的日用百货、家用电器等商品。 黄埔海关深入贯彻落实“智关强国”行动部署要求,积极主动推进“丝畅”行动,推行出口货物铁公多式联运业务新模式。该线路采用“属地报关、一单到底、全程联运”,自5月12日首发以来,截至6月16日,通过该线路出口货物182标箱,货值2860万元。 自2024年10月海关总署推行铁公多式联运业务改革以来,黄埔海关积极做好政策宣讲,优化内部作业流程,强化系统运用衔接,安排专人指导企业做好海关多式联运系统与铁路相关平台对接。出口货物在启运地完成报关、查验等海关手续后,无需另行申请转关,可以在铁路与公路运输之间快速换装、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