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南昌国际陆港骨干冷链物流基地6号库,工人们或驾驶着叉车,或推动平板车,忙碌而有序地进行货物装卸作业。“这一车是发往九江的货物,主要是配送给火锅门店的食材。”物流基地副总经理聂艳艳介绍,这里每天有3000余吨蔬菜、水果等生鲜发往湖南、湖北、安徽和江西11个设区市。 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冷链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2023年,南昌成功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重点服务南昌都市圈并辐射山东、河北、江苏、浙江等地上亿人口生鲜食品消费需求。 2024年1月,位于南昌县向塘镇的南昌国际陆港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投入运营。基地占地200亩,是目前江西省建成已运营的总体、单体建筑库容最大冷链仓,采取双首层坡道库设计,可最大程度集约节约用地和提升冷链运输效率。 经过半年多发展,已有海底捞、盒马鲜生、蜜雪冰城、亚马逊、霸王茶姬、榴一榴等30余家品牌企业在基地设立华中、江西区域运营分拨中心,基地存储农产品品类2000余个,总量达20万吨,其中冷冻品10万吨,冷藏品6万吨,常温品4万吨。 在江西榴一榴农业科技发展...
-
9月16日,一列满载新鲜蔬菜、应季水果等货物的冷链国际列车从中老铁路磨憨站缓缓驶出,标志着中老铁路国际货物运输累计突破1000万吨。 自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以来,这条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首都万象的铁路,迅速成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的“黄金线路”。截至目前,中老铁路跨境货物运输:自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以来,这条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首都万象的铁路,迅速成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的“黄金线路”。已覆盖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12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国内主要城市;跨境货物品类由开通初期的橡胶、化肥、百货等10多种,扩展至电子、光伏、通信、汽车等2900多种;日均开行列数从初期的2列发展到现在的17列。 中老铁路提升跨境货物运输品质,为国内外企业提供多元化物流选择:每日开行2列定点、定时、定线、定车次的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探索“澜湄快线+跨境电商”“中老铁路+中欧班列”等铁路国际运输新模式;先后...
-
今年1至8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3056列,发送货物139.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2%、11%,其中8月份开行1653列,发送货物17.3万标箱。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已连续6个月单月开行数量突破1600列。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论述和对中欧班列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国际和国内协调机制作用,积极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扩大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开行规模,开行数量和运行品质持续提升。积极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跨里海中欧班列实行常态化开行,通道多元化发展稳步推进。强化境内运输协调,拓展中欧班列辐射范围,陕西榆林、山西吕梁等国内城市首开中欧班列,助力内陆城市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推广快速通关模式,持续提升中欧班列通关效率和便利化水平,呼和浩特市首次开行采用“铁路快通”模式的中欧班列。加强中欧班列安检查危和装载加固工作,强化全程盯控,确保了安全平稳运行。 中欧班列开行实现量质提升,有力保障了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畅...
-
9月4日,伴随着一声嘹亮的汽笛划破长空,编组55只40英尺集装箱满载办公家具、复合多层板、柴油发电机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吕梁市文水站驶出,将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运行10200公里后抵达莫斯科。标志着首列中欧班列(吕梁—莫斯科)顺利开行。 为确保该趟班列顺利开行,中铁集装箱公司太原分公司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提早办理完成文水站发运开户手续,确保了客户能够正常提报阶段运输需求;实地调研专用线现场装载加固设施、站台作业条件,做好发运前现场装箱监检工作;主动协调平台公司落实发运货源及需求提报工作,积极对接太原局调度部车底调送、计划批复等业务环节;针对车站首次发运中欧班列,专业操作人员缺乏的情况,派遣业务骨干赴车站指导协助国联运单整理及封套装订工作,全力做好运力保障、单证制作等各项前期发运工作。 下一步,中铁集装箱公司太原分公司将持续做好班列运行状态盯控、信息维护等工作,继续加强国际货源组织,实现分公司国联业务提质增量,以高品质服务为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来源: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