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日凌晨,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内,一趟满载50车光伏设备组件的快运专列从中鼎物流园驶出,开往青海省,拉开了山西开行“光伏专列”的序幕。 当天开行的专列编组50辆,由50个40英尺集装箱组成,所载货物均为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基地生产的光伏组件。这趟专列采取技术直达列车模式开行,中途不分解编组,光伏组件将在“旅行”1700公里后,抵达青海省德令哈站,助力当地清洁能源技术开发和利用。 晶科能源山西基地是山西省为打造新能源产业发展高地引进的重大转型项目,也是培育发展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标志性成果。今年3月27日,该基地开始调试生产后的第二天,太原局集团公司便与晶科能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安排,作为“邻居”的山西中鼎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着力搭建以中鼎物流园为枢纽的光伏组件物流网络,全力做好企业物流保障工作。 晶科能源山西基地投产后,山西中鼎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本着“优先受理、优先装卸、优先挂运”的原则,第一时间为首批50箱光伏组...
-
近日,满载110个标准集装箱的X8192图定中欧班列从长沙北站启程。满载的吉利成品乘用车,4天即可抵达同江口岸,随后奔赴俄罗斯首都莫斯科。2023年8月1日,长沙开行全国第一列同江图定中欧班列,今日迎来中欧班列(长沙)同江线路开行一周年。 同江口岸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也是我国中欧班列“东通道”三大口岸之一。中欧班列(长沙)自去年8月1日打通同江口岸新线路后,通道网络通达能力持续提升,为本土企业提供更多的全程物流解决方案。运用公共班列、定制班列、拼箱产品等模式,同江口岸线路助力更多“湖南制造”顺利出境,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市政府物流口岸办、星沙海关、广铁集团长沙货运中心、湘通国际港的大力支持下,中欧班列(长沙)同江线路一年来累积开行110列,发运集装箱量9092标箱,占全国各平台同江北发运量的57%。其中,去程班列占全国各平台发运量的75%,成为同江北口岸最大最稳定的发运平台。 目前,中欧班列(长沙)同江线路每周二、周四、周六固定时间开行...
-
7月30日,一列中亚班列从合肥铁路物流中心缓缓驶出,满载100标箱、货值229万美元、货重529吨的汽车、冰箱、光缆等产品,经霍尔果斯口岸开往阿塞拜疆巴库,为合肥中亚班列开辟了新的线路与站点。此前,在7月27日,一列满载滑移式装载机、ATM机、晶体硅光伏组件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合肥始发,经霍尔果斯口岸发运至格鲁吉亚波季,共发运110标箱,货值224万美元,货重656吨。中欧班列(合肥) 跨里海班列实现两连发。 值得一提的是,7月6日安徽首趟“跨两海”班列在途开行16天后到达格鲁吉亚波季,部分集装箱将再次下水跨越黑海,最终抵达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在这之后陆续开行的中欧班列南通道系列班列,串联起了中国与中亚、里海等沿线国家和地区,辐射通达欧亚各国,为欧亚大陆经贸往来提供了新通道新选择,同时也为未来中欧班列南通道线路接续开行奠定了基础,有效提升了中欧班列(合肥)境外通道抗风险能力和发展韧性,保障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稳定。 中欧班列南通道系列班列的成功开行,是合肥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拓展南通道布局的生动实践,...
-
中新网8月5日电 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7月29日-8月4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其中: 国家铁路累计运输货物7297.1万吨,环比下降0.97%; 全国高速公路累计货车通行5118.4万辆,环比下降0.15%; 监测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4335.1万吨,环比增长7.97 %,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10.5万标箱,环比增长9.64%; 民航累计保障航班13.2万班(其中货运航班4507班,包括国际货运航班2922班,国内货运航班1585班),环比增长2.46%; 邮政快递累计揽收量约31.37亿件,环比下降2.18%;累计投递量约30.63亿件,环比下降0.6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记者8月2日从国铁南宁局获悉,截至当日,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运输货物突破50万标箱,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当天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颁布实施5周年,5年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累计运输货物超310万标箱,形成纵贯我国西南地区稳定的黄金物流通道。 5年来,黎钦、南防、钦北等广西铁路出海通道干线全部实现电气化,北部湾主要港区实现进港铁路全覆盖,打通铁海联运“最后一公里”,货车运输时长压减幅度近20%、运输能力提升6.5%。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朋友圈”从我国14个省份扩大到18个省份,货物流向从全球90个国家和地区的190个港口增加至全球124个国家和地区的518个港口,运输集装箱货物从2019年的9.4万标箱增长到2023年的86.1万标箱,增长了8.16倍。 当前,西部陆海新通道标志性工程黄百铁路建设如火如荼;直通中越边境城市的南凭高铁崇左至凭祥段全线重点关键工程基本完工,预计明年建成通车。根据规划,到2025年,经济、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将基本建成。 来源:...
-
2024年上半年,成都中欧班列以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数字,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据成都海关统计,今年前6月,成都海关监管中欧班列货值253.2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进口39亿元,增长7.1%,主要商品包括汽车及其零部件、氯化钾、菜籽油等;出口214.2亿元,增长12.6%,主要商品为液晶电视及其零部件、汽车及其零部件等。 据成都海关统计,1—6月,青白江海关监管进出口汽车44亿元,同比增长82.5%;进口氯化钾2.5亿元,同比增长2.1倍;满载着液晶显示器和新能源汽车的全国首列“中老泰马”也在5月顺利开行。 “我们对整车进出口通关流程进行了优化,长期开设的‘7×24小时’预约通关‘绿色通道’,基本能保证随到随检”青白江海关监管一科科长杨杰表示,“出口方面,汽车零部件和液晶显示模组等中间产品也是上半年的重点商品,分别实现了85.9%和66.4%的同比增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成都海关支持发挥成都铁路口岸肉类进口指定监管场地资质作用,推进特色口岸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为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带...
-
8月4日,一趟满载着海尔家电的中欧班列(包头—莫斯科)从包头市国际陆港鸣笛启程,经二连浩特口岸出境,跨越蒙古国,驶向莫斯科谢利亚季诺。这趟班列的顺利发行标志着我市中欧班列已实现常态化发行。本次班列共搭载55个标准集装箱,货重590多吨,价值1200万元人民币,全程8000公里,在途运行时间15天左右。 下一步,包头市商务局将积极拓展中欧班列中通道更多直达站点,谋划更多新路线,推动我市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全面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着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支点,让中欧班列成为我市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 (来源:包头市口岸服务中心、包头商务)...
-
近日,羊城晚报记者从广州海关处获悉,自广州国际港中欧班列站点于2022年8月4日启用以来,截至今年8月2日,累计到发中欧班列突破1000列,发运标箱超9.5万个,货物货值超225亿元,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目前,广州国际港常态化开行“11出5进”共16条中欧班列线路,通达西欧、东欧、西亚、中亚等地区的20多个国家、40余个城市,出口商品涉及汽车、家电、服装等100多个品种,为4000余家外贸企业提供了高效、安全、稳定的国际物流通道。 为满足“湾区制造”产品出口需求,广州海关聚焦班列发展需求开展深度调研,依托“关长联系企业”“关长送政策上门”等机制,支持运营平台常态化开行新能源汽车专列、通信设备专列、液晶电视专列以及微波炉、空调专列等“精品班列”,充分发挥铁路运输优势提升贸易质量。 “企业高度认可‘精品班列’,特别是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采取‘包列’的方式,可直接、全面享受海关的AEO通关便利措施,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
-
近日,满载110个标准集装箱的吉利成品乘用车中欧班列从长沙北站鸣笛启程,4天后抵达同江口岸,随后奔赴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至此,自2014年湖南开出首趟中欧班列以来,湖南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突破4500列。 工程机械、日用百货、服装饰品、汽车、食品……中欧班列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品牌”,架起了中欧“互通有无、互利互惠”的桥梁。 10年来,广铁集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地方政府、海关的大力支持下,湖南中欧班列从0到4500,打破了湖南不沿边、不靠海,外贸通道不足的“瓶颈”。通道网络通达能力持续提升,已通达30余个国家和地区,连接欧洲、中亚、中东,辐射我国中东、南部地区,进一步激活了湖南地区的产能优势,为本土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全程物流解决方案,助力“湖南制造”走出国门,提升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湖南省规划建设全省五大国际贸易通道及货运集结中心,向北打造长沙中欧班列(长沙)集结中心,湖南中欧班列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