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天津东疆港:中欧班列向北而行!

发布于: 2025-08-15 21:12
阅读: 3

8月14日,沿着“班列”看上合大型融媒体报道组记者走进天津东疆港新港北集装箱中心站,见证满载55个集装箱、价值约220万美元货物的中欧班列缓缓启动,一路向北,正式出发。

 

 

在这趟旅程中,这列被誉为“钢铁驼队”的班列将穿越7800公里的欧亚大陆,途经蒙古、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最终抵达莫斯科别雷拉斯特枢纽场站。据天津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经营开发部主任李志武介绍,这趟班列搭载了汽车、家具和家电等日用品,在“铁路快速通关”模式的助力下,极大地提升了运输效率,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此外,随着今年第二线束的开通运营,天津集装箱中心站集装箱办理能力也将由每年40万标箱逐步提升至每年80万标箱。进一步增强了其物流枢纽地位。

中欧班列被誉为新丝路上的“钢铁驼队”,以其高效的运输能力和庞大的货运量赢得了世界的瞩目。记者和李志武主任一起算了笔账:以一列100节车厢的班列为例,其总运力可达2000多吨,相当于四、五个古代大型骆驼商队同时出发的运力。截至目前,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过9万列,覆盖欧洲25个国家和地区,连接亚洲11个国家的100多个城市,构建起了中蒙俄经济走廊交通运输的大动脉。

“目前,像这样的中欧班列每周6列常态化开行。近期,我们又新开行了至吉尔吉斯斯坦、土耳其的线路,让中欧班列可以辐射更多国家和地区。”他说。

作为一名“老铁路”,李志武曾经见证了2016年首趟中欧班列从天津的启程。9年来,班列的数量和频次不断增加,货物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最初,班列的货单上多是食品、日用品、纺织原料,如今新能源汽车、电气设备等越来越多。比如天津生产的长城汽车、海尔电器,还有自行车等,都是中欧班列上的畅销商品。这反应了沿线国家对于中国产品的认可从基础的农产品、原材料逐渐向智能制造转变。

 

 

8月31日至9月1日,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即将举办。为了迎接盛会,天津正积极筹备,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深化与各方的经济协作,探索更多跨区域物流项目,丰富班列服务内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正如李志武所说,“我们的目标是将中心站努力打造成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核心节点,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新动能,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更大力量。”

随着班列汽笛声响起,这趟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列车正式踏上征程。它不仅是钢铁驼队,更是连接各国友谊与合作的纽带,是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精神”的生动实践。

 

来源: 津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