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铁路看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5次提到“一带一路”,多处内容与铁路相关,对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提出明确要求。
报告在回顾2023年工作时提到,一批重大产业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源资源供应稳定;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2023年,智能高铁技术创新深化推进,“CR450科技创新工程”取得重大突破,高速列车实现明线单列时速453公里、交会时速891公里运行,进一步巩固了中国高铁的世界领先地位。铁路部门补强通道能力,全力保障电煤、粮食、化肥等重点物资运输,国家铁路全年完成货物发送量39.1亿吨,创历史新高。2023年是“十四五”以来铁路投资规模完成最多的一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5亿元、同比增长7.5%;投产新线3637公里,其中高铁2776公里。
报告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许多与铁路密切相关,提及“铁路”“物流”“运输”等关键词——在“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部分提到,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在“推进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部分提到,深化电力、油气、铁路和综合运输体系等改革;在“推动外贸质升量稳”部分提到,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在“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部分提到,大力改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部分提到,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
关于科技创新、基础保障、安全支撑等方面,报告作出科学部署——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部分提到,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在“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部分提到,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部分提到,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在“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部分提到,有效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支撑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在“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部分提到,各地区都要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在“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部分提到,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力度;在“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部分提到,抓好标志性项目在雄安新区落地建设。
特别在部署“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工作上,报告用了一整段篇幅: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稳步推进重大项目合作,实施一批“小而美”民生项目,积极推动数字、绿色、创新、健康、文旅、减贫等领域合作;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注:来源:“人民铁道”微信公众号,图片来源:摄图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发布人:刘肖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