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再提速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架起亚欧合作桥梁
口岸过货忙,外贸势头旺。9月15日18时,一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从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驶向格鲁吉亚波季,标志着今年经该口岸通行的中欧(中亚)班列数量相较去年提前44天突破7000列大关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新疆铁路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为实现更高水平内外联动、服务新发展格局注入了强劲动力。
智慧通关,开启高效物流“新时代”。今年5月份,霍尔果斯口岸率先启动“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进口货物口岸通行时间从2至3天压缩至16个小时内,属地出口货物作业时间从6小时压缩至1小时。海关与铁路数据实时互通,班列整体通关时效提升50%以上 。此外,新疆铁路部门与哈方落实会晤机制,优化运输方案,霍尔果斯站通过压缩调车机非作业时间等手段,提升作业效率,宽轨单日交接车数量屡次刷新纪录。智慧通关让物流更高效,为中欧班列的顺畅通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贸易畅通,搭建国际合作“快车道”。如今的霍尔果斯铁路口岸,早已不是单一的“过境站点”,而是辐射亚欧的“贸易枢纽”。90条班列线路纵横延伸,覆盖18个国家、46个城市,200余种货品涵盖日用百货到大型设备、汽配零件到文体用品,源源不断地在这条“钢铁丝路”上流转。当“中国制造”通过这里快速抵达中亚、欧洲市场,当沿线国家的优质商品随班列便捷进入中国,霍尔果斯不仅打通了国际物流的“主动脉”,更激活了区域贸易的“微循环”。每一列班列的鸣笛启程,都在为沿线产业注入活力——带动仓储、物流、加工等配套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搭建国际合作的“快车道”,让“通道经济”切实转化为“产业经济”“民生经济”。
辐射带动,谱写一带一路“新篇章”。今年以来,新疆铁路部门聚焦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着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双口岸通行中欧班列数量占全国的五成以上,推动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方向发展,有力保障了国际供应链稳定畅通。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也为沿线国家带来了经济利益,促进了文化交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将继续发挥枢纽通道优势,进一步优化物流网络,加强国际合作,强化技术创新,为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力量,在亚欧大陆上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中欧(中亚)班列加速突破7000列,是中国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成果。未来,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必将继续迸发活力,让“一带一路”的繁荣乐章,在每一次列车的轰鸣中奏响更嘹亮的新篇章!
来源:中国日报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