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取得新突破,助力中欧班列跑出“加速度”
截至9月8日,今年经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入境的中欧班列已突破30万标准箱,比去年提前23天达成这一目标。这份亮眼成绩单背后,既是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深耕跨境物流的深厚积淀,也是我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写照。
运量规模连创新高,口岸“朋友圈”越扩越广。从2013年迎来首趟中欧班列,到累计通行突破2万列,二连浩特铁路口岸用十余年时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二连浩特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已通达10多个国家的70多个城市或站点,辐射国内24个省份的60多个城市,口岸的“朋友圈”实实在在越扩越大。
服务效能持续升级,“快进快出”成常态。跨境运输,效率就是竞争力。铁路部门精准施策、深挖潜力,在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打出一套提升中欧班列通行效率的“组合拳”。如今,单趟班列在口岸的停留时间能压缩到4小时以内,较以往实现提速,物流周转效率显著提升。不仅如此,铁路部门还主动和海关、边检等联检单位沟通,把通关审核、查验、换装放行等环节衔接得更顺畅,以前可能要耗费半天的流程,如今在高效协作下可实现“即到即办、快速通关”,切实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作为中欧班列“中通道”唯一的进出境铁路口岸,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就像一座桥梁,为亚欧经贸合作注入强劲动力。近年来,随着班列线路的加密和运输效率的提升,在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往来穿梭的中欧班列,不仅把国内的优质产品送达国际市场,也把国外物资运回国内,助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从首趟班列的试探前行,到如今30万标准箱的突破,二连浩特铁路口岸的每一步成长,都见证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未来,期待随着物流网络的持续完善、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这座边境口岸能跑出更强劲的“加速度”,为亚欧经贸合作注入更多活力,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未来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