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中欧班列奏响全球经贸合作新乐章
过去一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在服务全球经济上发挥重要作用。去年年底,从重庆开出的X8083次中欧班列顺利抵达德国杜伊斯堡,标志着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发送货物货值超4200亿美元。
过去一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持续上扬,如一条坚韧的纽带,串联起欧亚大陆,在全球经济的宏大版图中熠熠生辉。中欧班列的蓬勃发展是顺应全球化浪潮的有力彰显。在逆全球化暗流涌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之际,它冲破重重阻碍,开辟出一条稳定高效的国际物流新通道。各国不再受困于传统海运的漫长周期与空运的高昂成本,沿线企业得以紧密牵手,让资源在洲际间优化配置,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固注入“强心剂”。无论是欧洲精密的机械零部件奔赴中国工厂,还是中国质优价廉的日用消费品登上欧洲货架,班列都保障了“双向奔赴”的顺畅,成为全球贸易生态的关键“守护者”。
聚焦区域发展,中欧班列宛如一列“致富快车”,赋能沿线城市与地区。对于内陆城市,往昔因地处腹地、交通末梢,在对外开放中常落于人后。如今,中欧班列停靠站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物流集聚带动产业集群生根发芽,外贸加工、仓储物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如春笋拔节。重庆、成都、西安等国内节点城市,借班列东风,外贸额连年攀升,城市国际知名度与日俱增;境外沿线,波兰马拉舍维奇从籍籍无名小镇变身物流枢纽,就业、税收激增,为当地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欧亚大陆桥沿线经济带正被逐步点亮。
于人文交流层面,中欧班列恰似一座移动的“文化桥梁”。列车穿梭间,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因贸易往来互动频繁,东方的文化艺术、传统工艺搭乘班列西行,欧洲的时尚潮流、文艺精品东来。在商业洽谈、货物装卸的忙碌中,彼此了解加深,偏见与误解消弭,民心相通的种子在铁轨两侧播撒、成长,为国际关系的友好营造深厚土壤。
随着数字化技术嵌入运营管理,运输效率将再攀新高,线路拓展、服务优化,将吸引更多货源与目的地加入。只要秉持合作共赢信念,中欧班列定能持续轰鸣,为全球经济繁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更为壮丽的华彩篇章,向着光明未来全速奋进。
(来源:中国网:作者:刘本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