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46天 阿拉山口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破6000列
10月11日,一列“渝新欧”中欧(中亚)班列经阿拉山口海关监管验放后,搭载着汽车配件、摩托车等货物向着目的地马拉舍维奇鸣笛而去,至此,经阿拉山口海关监管的通行中欧(中亚)班列数量突破6000列大关。
阿拉山口口岸作为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枢纽,承担着促进国际贸易、加强经贸合作的重大使命。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欧(中亚)班列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桥梁。为确保中欧(中亚)班列的高效运行,阿拉山口海关提供24小时绿色通关服务,大力推广“铁路快通”模式,主动对接企业掌握申报进度,及时检查舱单状态排查异常数据,提高班列通行效率,关注铁路场站动态,确保各环节高效衔接。提前与属地海关、代理企业联系沟通,动态掌握班列通行状态,解决通关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保障班列“零延时”通关。
阿拉山口海关综合业务一科一级主办王伟说:“阿拉山口海关围绕进境商品特性,综合叠加进境粮食、进境矿产品等大宗商品‘舱单归并’等措施,实时互通关铁企的信息,保障班列随到、随验、随放,实现监管与服务同步推进。”
口岸畅通离不开中哈双方铁路部门的共同努力。今年以来,车站主管生产副站长与哈方铁路部门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保持每日会晤,及时互通双方车辆、设备、货物等情况,协调解决制约中欧(中亚)班列运输效率的难点问题,共同发力保证双方线路高效周转。今年以来,阿拉山口市统筹协调海关、边检、铁路等联检部门协同配合,通过各环节并联作业,形成监管合力,口岸通行班列数量屡创新高,每日通行的班列数量最高达29列。作为国家向西开放重要节点的阿拉山口口岸,自2011年全国首趟中欧班列通行以来,口岸通行班列数量已实现13年逐年递增,今年提前46天突破6000列。
来源:阿拉山口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