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智慧海关丨智能审图让天津口岸通关提速增效
近日,一票共有6个集装箱的出口货物抵达天津港后,依次通过码头内的海关大型集装箱查验设备,集装箱的扫描图像被实时传送到10公里外的集中审像中心。智能审图系统仅用5秒钟便完成了对图像的审核,经人工确认无误后的审像结论同步传至人工查验现场,该批货物顺利放行并运送上船。
天津海关关员使用智能审图系统对货物进行监管。
据了解,机检图像的读秒式审核,得益于智能审图系统在天津海关的深度应用。目前,天津口岸60%的海运进出口集装箱货物已实现非侵入式机检查验,单票报关单平均审核时间缩短至9分钟内。
近年来,天津海关持续推进智慧海关建设,立足“严管快通”,结合提升顺势监管效能等业务改革,在提升智能审图系统水平上持续发力,以集中审像的创新发展推动智慧海关建设场景落地见效,运用智能装备构建守护国门安全的“智能长城”,精准防范和化解风险,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为保障货物通关“零等待”,天津海关积极开展优化机检查验模式试点工作,结合关区监管实际制定实施细则,依托智能审图算法更新部署,不断优化复核比例,业务流程与人力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同时,创新“智审+直放”监管模式,拓展H986设备应用范围,将海关机检查验顺势嵌入港口物流,实现无问题货物快速放行。目前,智能审图平均单幅图像审核时间已压缩至5秒以内,服务口岸通关提速增效。
除此之外,智能审图系统精准性高、兼容性强等特点,也为提升海关监管效能,更好地维护国门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年5月,一批申报品名为工业氯化钠的货物从天津口岸进口,在通过H986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扫描后,智能审图系统对图像发出夹藏的报警提示,天津海关关员结合智能审图结论对该票货物转人工查验处理。最终,在这批货物中查获走私冻牛肚25.5吨。在充分发挥智能审图在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威慑力的基础上,天津海关创新优化“流程内嵌、数据赋能、顺势实施、集成高效”的非侵入式“智慧协同监管模式”,进一步推动关港协作模式升级;探索口岸便携式检测设备、嗅探“智慧鼻”、H986“智慧眼”叠加作用,持续优化提升智能审图有效识别能力;创新“智能审图+影子商品”分析模式,拓宽智审维度,提升监管准确性,特别是加强对危险品、固体废物等敏感物品的快速筛查。2023年至今,该关共通过智审报警查获危险品5起,固体废物11起。
为进一步提升智能审图算法与口岸货物适配度,全面提升智能审图作业效能,天津海关还针对天津口岸主要进出口商品完成300多种识别算法的选配工作并完成部署,结合关区特色向海关总署提交几十种识别算法本地需求,并持续加强智审结论验证及系统运行监控,结合算法更新情况,跟踪验证智审结论成效。今年以来,该关已完成相关图像标注6080幅,同比增长19%,助力智能审图识别能力和范围有效提升。
来源:学习强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