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长沙)开行超4700列 助推“湖南制造”走向世界舞台
近日,满载110个标准集装箱的吉利成品乘用车中欧班列从长沙北站鸣笛启程,4天后抵达同江口岸,随后奔赴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自2018年以来,中欧班列(长沙)已累计开行突破4700列,预计今年11月底突破5000列大关。
工程机械、日用百货、服装饰品、汽车、食品……中欧班列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品牌”,架起了中欧“互通有无、互利互惠”的桥梁。2021年以来,湖南省规划建设五大国际贸易通道及货运集结中心,其中“向北”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长沙中欧班列(长沙)集结中心。中南国际陆港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中欧班列(长沙)与全球市场的对接能力,走出了一条不同于沿海地区的内陆开放发展新道路。
从0到4775,中欧班列(长沙)打破了湖南不沿边、不靠海,外贸通道不足的“瓶颈”。通道网络通达能力持续提升,开行明斯克、莫斯科、马拉、汉堡、杜伊斯堡、基辅、塔什干、河内等线路,辐射亚欧大陆近30个国家100个城市,进一步激活了湖南地区的产能优势,为本土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全程物流解决方案,助力“湖南制造”走出国门,提升国际竞争力。
物流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畅通国民经济的“血脉”。下一步,中南国际陆港将持续拓展中欧班列(长沙)通道能力,强化中欧班列与各物流链网的无缝衔接,做优做强特色线路,持续增强供应链韧性,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惠、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助力本省企业加速出海。
供 稿 | 中南国际陆港(部分内容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