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关综合施策保障进口矿产品量质齐增
巨轮穿梭,吊臂繁忙,位于天津港南疆港区的远航国际矿石码头泊位上,满载进口矿产品的散货运输船昼夜不停地开展作业,一节节“散改集”专列如蜿蜒巨龙般贯穿其间,搭建起矿产品从“海岸线”到“生产线”的高速通道。
近日,满载29万吨进口铁矿的散货运输船“博克青岛”刚刚完成靠泊,早已做好查验准备的天津海关所属天津南疆海关关员第一时间登临船舶,不到2个小时即完成该批货物的现场监管,货物即可依照“先放后检”的模式开始卸货。这也是今年以来,天津海关监管的最大载重吨位铁矿船。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感受最直接。今年7月,码头的货物吞吐量845万吨、同比增幅23. 66%,创下该公司20年来单月吞吐量历史新高。”天津港远航国际矿石码头有限公司(全称)业务部经理信晓鹏介绍,“得益于关港协调机制的不断完善,海关为我们提供多种预约方式,待矿产品卸货量符合查验标准后,零延时到场查验,堆场的利用率提升超过10%。”
今年以来,天津海关积极落实服务天津高水平对外开放“24条措施”,进一步扩大天津口岸对进口矿产品的吸引力。第一时间细化工作措施,围绕缩短进口矿产品检验监管周期、优化进口矿产品通关模式等方面精准发力,推行大宗散货智慧水尺计重新模式,大幅缩短企业卸货等待时间,对进口矿产品实施“先放后检”模式,对进口铁矿实施“依企业申请”品质检验,简化企业通关手续,叠加运用便捷通关措施,压缩通关时间和成本。
据了解,远航矿石有限公司下属的四个散货码头,铁矿石进口量占天津港9成,是天津港铁矿石进口的重要“通道”,码头进口铁矿产品成为京津冀及内蒙、宁夏多家钢厂的原材料。企业的堆场面积有限,由于矿产品进口量上升,亟需提升堆场利用率。为保障货物第一时间提离堆场,天津海关推动建立关港协调机制,安排专人提前对接,了解船舶运抵时间、货物卸货安排等,实行“7×24小时”全天候登临、查验、检验,有效保障进口矿产品快速通关。
“为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口岸营商环境,我们立足海关工作实际,除了积极为企业减负增效,还针对企业的法治需求,深入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普法宣传,充分发挥法治保障作用,提高企业守法意识。”天津海关法规处综合科科长褚庆宏表示。
在8.8海关法治宣传日到来之际,天津南疆海关宣讲团再次来到远航矿石码头,围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将“放管服”“减税降费”等“一揽子”惠企政策“打包”送上门。
宣讲团汇集了关税、监管、法治等部门的多名骨干,针对码头企业的业务特点,精心准备了课程,内容涵盖重要矿产品运输设备的预归类、进口矿产品通关便利化改革举措以及全国口岸通关“一体化”等企业关注的焦点,以“点菜”的方式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解答企业关注的法律热点、难点问题,从进出口、通关查验、后续索赔等各个细节为企业全方位“支招”。
“海关常态化的普法宣传为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指导我们充分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逐步增强经营合规性,最大程度享受诚信守法的红利。”信晓鹏表示。
近年来,天津海关持续提升“谁执法、谁普法”的履职能力,释放营商环境法治新动能,在执法过程中开展普法宣传教育,选取近年来查获的典型违规案件进行以案说法、以案释法,指导企业规范如实申报、强化自我监督、合规经营管理,为企业提供容错纠错、守法便利的通道。
今年1-7月,天津海关共监管进口矿产品6300余万吨,同比提升增长13.76%。
来源:津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